山阴金先生著作《格言联璧》持躬类原文欣赏

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纵情于声色虚怯病,热衷于财货生贪心病,嗜好功名生虚伪病,看重名誉生矫情偏激之病。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经历一番挫折,才能增长一分见识。经过一番磨难,才能增一分度量。省一分利益的经营,则多一分道义。能学一分退让,可得一分便宜。去掉一分享受,则减少一分罪过。对事物多一分认识,而多知一分物情。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

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

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薰之而暗矣。

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译文】:人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译文】: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有真学问的人不夸耀学问。

诿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

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译文】:争功诿过是小人的本事,掩饰过错、夸耀功劳是凡人的本色,功劳美好谦让于别人是君子的行为,替他人担当罪过是成就德行的事。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

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译文】:不要诋毁众人的成就而归功于自己,不要埋没天下的事理以掩饰自己的过失。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

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译文】:读书最要紧的就是勤学好问,做人最要紧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而持之以恒。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译文】:事物忌讳到达极点,事情避免极其完美,人则忌讳飞黄腾达。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译文】:凡事抢先必定人挤兑,而凡事争胜则必有人打击。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成福,不如笃至诚。

多方说,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

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译文】:注重体面不如注重廉耻,求医药养生不如调养性情,结交党羽不如重信义,作威作福不如忠笃诚实,多说不如谨慎自己的缺失,博取名声不如端正自己的意念,纵情享受不如因名设教,积聚田宅不如教子有方。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去,

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

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

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译文】:度量要大如海能容纳一切,如春风润育万物;待人接物如行云流水般清白,情操像青天白日般光明,威仪如丹凤呈祥,言论如敲金石般响亮,持身如玉洁冰清般纯洁,胸襟抱负有如和风明月般和蔼,气概则如泰山般崇高。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要真切为第一。

【译文】:心境以光明诚实为最重要,仪容外貌以老成持重为最重要,说话以简洁诚恳为最重要。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

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译文】:不要说对自己无益的话,不做无益身心的事,不接近无益于自己的人,不进入无益身心的环境,不看无益身心的书籍。

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译文】:人生有三件事最为可惜:第一是不学习,第二是虚掷光阴,第三是败坏身心。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

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译文】:不要把过错推诿于气愤,应平息一切责难他人的事,不要过于期望世间,一切事情应求助自己。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

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译文】:除自我反省之处,再没有胜过别人的方法。除了自我发奋之外,再没有超过别人的方法。

聪明者戒太察,

刚强者戒太暴,

温良者戒无断。

【译文】:聪明的人戒太明察,刚强的人戒暴躁,温和的人戒优柔寡断。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译文】:以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则交情深。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译文】:只看别人的一切坏处,是恶的根源。能明察自己一切的缺失,才是所有善的根本。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译文】:常看修养品德胜过我的人,则惭愧耻辱油然而生。常看物质享受不如我的人,则埋怨情绪自然消失。

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

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译文】:与饥饿的人相比,则能温饱的人快乐;与寒冷的人相比,则得到温暖的人快乐;与吃苦力的人相比,则悠闲的人快乐;与生病的人相比,则健康的人快乐;与多祸的人相比,则平安的人快乐;与死亡的人相比,则生存的人快乐。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译文】:对失意的人,不要谈得意的事!处于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失意的日子。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

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译文】:贫贱是受苦的境遇,但是若能善于调理,便苦中有乐。富贵是快乐的境地,但不善于调理的人则乐中生悲。

好讦人者身必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

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译文】:喜欢攻讦毁谤他人的人必遭祸患,大智若愚的人可保全他内在的智慧;喜欢自夸的人多遭人讪笑,自以为智的人可看出他自欺欺人的愚蠢。

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

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译文】:对待心中的欲念,放纵即有所损,所以关键在于忍。改过向善,努力即有所助益,所以关键在于悔。

欲心正炽时,一念著病,兴似寒冰。

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译文】:欲念旺盛时,能想到招致疾病,兴趣即能冷却如寒冰。利欲熏心时,想到死后全无,即索然无味。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译文】:凡事要留有余地,话不能说穿,势力不能倚尽,福气不能享尽。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

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

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

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译文】:难以消化的食物不吃,难得的财物不存,难以报答的恩惠不受,难以长处的朋友不交,难以重逢的时光不失,难以守的财富不聚,难以澄清的诽谤不辩,难以释怀的忿怒不计较。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

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译文】:谦虚是美德,但过于谦虚的人心怀诡诈;缄默是好的行为,但过于沉默的人则胸藏奸伪。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

方正者无乘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

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

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译文】:性情圆融随和的人没有诡诈的神态,精明细心的人没有苛刻审查的心思,行为方正的人没有乘戾的行为,沉着的人没有阴险的手段,诚信笃实的人没有无能的牵累,光明正大的人没有肤浅的缺点,刚直的人没有性情上的偏失,果决的人没有拘泥的毛病,达练的人没有轻浮的外貌。

私恩煦感,仁之贱也。直往轻担,义之贱也。

足恭伪态,礼态贼也。苛察岐疑,智之贼也。

苟约固守,信之贼也。

【译文】:恩惠授予个人,是仁的危害;轻率从事而无担当,是义的危害;伪装恭敬的仪态,是礼的危害;细察而多疑,是智的危害;不能坚守诚信,是信的危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训蒙骈句》下卷二·萧原文欣赏及注释

《训蒙骈句》下卷二·萧原文欣赏及注释

明朝,司守谦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原文欣赏及注释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原文欣赏及注释

清朝,车万育

山阴金先生著作《格言联璧》悖凶类原文欣赏

山阴金先生著作《格言联璧》悖凶类原文欣赏

清朝,格言联璧

《训蒙骈句》上卷十三·元原文欣赏及注释

《训蒙骈句》上卷十三·元原文欣赏及注释

明朝,司守谦

贾宝玉被暗害后,贾政和小妾赵姨娘的态度如何?

贾宝玉被暗害后,贾政和小妾赵姨娘的态度如何?

贾宝玉,清朝

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原文欣赏

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原文欣赏

南北朝,刘勰

《训蒙骈句》下卷三·肴原文欣赏及注释

《训蒙骈句》下卷三·肴原文欣赏及注释

明朝,司守谦

《训蒙骈句》下卷四·豪原文欣赏及注释

《训蒙骈句》下卷四·豪原文欣赏及注释

明朝,司守谦

金玉联姻时,黛玉何贾母都还活着吗还是已经逝世了?

金玉联姻时,黛玉何贾母都还活着吗还是已经逝世了?

黛玉,清朝

对于林黛玉而言,薛宝钗的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对于林黛玉而言,薛宝钗的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林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山阴金先生著作《格言联璧》持躬类原文欣赏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