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当面讽刺宝钗后,探春听到是什么态度?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贾探春的故事。

因为宝钗的确是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探春同意黛玉的观点,这是对事不对人。

这个情节发生在第五十一回,宝琴写了十首怀古灯谜。大家都夸赞,宝钗却说:“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黛玉马上反对,说宝钗是“胶柱鼓瑟、矫揉造作”。

宝琴这十首诗,前八首都是咏史,张良也好,马援也好,都是历史人物;赤壁之战也好,昭君出塞也好,都是历史事件。后两首呢,却是《西厢记》《牡丹亭》的故事,属于文学作品,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宝琴看的是小说,是剧本,还是戏曲。

一说《西厢记》《牡丹亭》,我们就想起来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行酒令时黛玉“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事后宝钗给她指出,是钗黛建立友谊的开端。

平心而论,读《牡丹亭》《西厢记》,在那个时代的闺阁之中,的确是不甚检点的。宝钗小时候也读过,被大人发现后“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严厉批评而且惩戒过。

受到严厉的批评,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种是完全接受批评者的意见,对自己的行为深以为耻、坚决改正,另一种是不接受批评者的意见,甚至引起反激,你越不让我看,我就越看。宝钗显然是前者。不仅以后不再看这些“杂书”,而且认为“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

宝钗教育黛玉的话,并不是唱高调,而是真的这样认为,所以她的劝诫显然特别真诚——否则,也不会引起黛玉“心下暗伏”了。黛玉是何等聪明?她“心下暗伏”的并不是宝钗的观点,而是宝钗的真诚。

因为宝钗的真诚,黛玉也以真诚相报,所以才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与宝钗共饮一杯茶、认薛姨妈为干妈、在宝钗搬离大观园时马上去看望这一系列的事件。甚至,在宝钗给宝琴的怀古诗提意见时,黛玉马上出来反驳,也是她们真诚友谊的一种体现。而黛玉的反驳,并不是讽刺,却是明贬暗褒、代为解围。

为什么说是解围?宝琴是宝钗的堂妹,在贾府这个环境里,她们才是自己人,宝琴如果出洋相,宝钗也跟着丢人。为什么贾母特意派琥珀告诉宝钗“别管紧了琴姑娘”,就是因为大家都清楚,宝钗对宝琴是负有责任的。

这也就是宝钗为什么要强调“我们也不大懂得”,要求宝琴“另作两首”的原因了:让人看出宝琴读过《西厢记》《牡丹亭》,那是很丢人的事。

黛玉的反驳,其实是解围:“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指出宝琴了解“小红骨贱最身轻”“不在梅边在柳边”,是通过看戏,而不是看“外传”“杂书”。

虽然读《西厢记》《牡丹亭》小说或者剧本是禁忌,但看戏是允许的。因为戏曲演的是片段,有些“少儿不宜”的内容根本不会出现在点戏单子上。

元春省亲时就有《离魂》,是《牡丹亭》里的一出。按说这一出的内容不应该出现在省亲大典上,但是可能是为了某种象征意义,作者安排它出现,还是元春钦点。有了这个铺垫,黛玉所说的通过看戏了解这些故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黛玉反驳宝琴,是替薛家姊妹解围。宝钗当然理解她的用意。但是宝钗理解不顶用,关键是旁人是否认可。如果别人认为“戏上哪有这些话?明明是看‘杂书’看来的”,黛玉的反驳也无效,宝琴的诗作也丢人,宝钗也跟着丢人。

于是探春说一句“这话正是了”,代表“旁人”认可了黛玉的解读,也就认可了宝琴的诗作。

也不止探春,接下来李纨又说“他原是走到这个地方的……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她们的态度共同构成了对黛玉的认可。于是宝钗“方罢了”。

总结一下:宝钗要求“另作两首”,是担心宝琴的诗作有“不检点”的因素;黛玉的反驳,是替宝琴解围,也是替宝钗挽回面子;而探春与李纨的话,是认可黛玉的反驳,也就是认可宝琴并没有不检点。通过这一番对话,宝钗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几乎是大观园里最和谐的场面了,并没有勾心斗角、挖苦讽刺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训蒙骈句》下卷二·萧原文欣赏及注释

《训蒙骈句》下卷二·萧原文欣赏及注释

明朝,司守谦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原文欣赏及注释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原文欣赏及注释

清朝,车万育

山阴金先生著作《格言联璧》悖凶类原文欣赏

山阴金先生著作《格言联璧》悖凶类原文欣赏

清朝,格言联璧

《训蒙骈句》上卷十三·元原文欣赏及注释

《训蒙骈句》上卷十三·元原文欣赏及注释

明朝,司守谦

贾宝玉被暗害后,贾政和小妾赵姨娘的态度如何?

贾宝玉被暗害后,贾政和小妾赵姨娘的态度如何?

贾宝玉,清朝

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原文欣赏

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原文欣赏

南北朝,刘勰

《训蒙骈句》下卷三·肴原文欣赏及注释

《训蒙骈句》下卷三·肴原文欣赏及注释

明朝,司守谦

《训蒙骈句》下卷四·豪原文欣赏及注释

《训蒙骈句》下卷四·豪原文欣赏及注释

明朝,司守谦

金玉联姻时,黛玉何贾母都还活着吗还是已经逝世了?

金玉联姻时,黛玉何贾母都还活着吗还是已经逝世了?

黛玉,清朝

对于林黛玉而言,薛宝钗的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对于林黛玉而言,薛宝钗的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林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黛玉当面讽刺宝钗后,探春听到是什么态度?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