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是如何发迹的

清代中叶,出了一个显赫于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的风云人物,此公便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他文职任过吏部侍郎,武事更负盛名。咸丰年间,曾国藩奉圣命督办团练,编成湘军,后又率湘军与太平军转战于武汉及沿江各地,最终攻克南京,被授武英殿大学士。晚年则历任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死后还带走一个“太傅”的官衔,并荣膺“文正公”的谥号。

曾国藩的发迹,离不开其恩师军机大臣穆彰阿的提携。

曾国藩在道光末年中进士,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高足,被授以“检讨”官职。一天,穆彰阿对他说:“明日上朝,我决定正式向皇帝推荐你,你要有个准备,把四书五经多加背诵,皇上或许要试你的才学。”曾国藩听了受宠若惊,躬身作揖说:“多谢恩师栽培,晚生自当珍惜这个机遇,绝不负恩师重望。”第二天,穆彰阿上朝向咸丰皇帝保奏了自己的这个得意门生,请求皇上重用。咸丰皇帝听了,问道:“你说这个门生才堪重用,不知他有什么超人才能。”这一问倒把穆彰阿问住了,惶急中他脱口而出:“曾国藩的超人才能么,是善于留神,过目不忘。”咸丰皇帝听了也没有说什么,穆彰阿便告退了。

穆彰阿回到府中,心里十分懊丧,怪自己刚才只说了那么两句不痛不痒的话,没把曾国藩的才能张扬一番,白白地将大好机会错过了。

谁知咸丰皇帝在相国走后,却一直琢磨着他那两句话,心想,此人真要是有那样的超人之处,是应该予以重用的,于是咸丰决定先试试曾国藩的才华。

两天后,咸丰皇帝命太监传旨给穆彰阿,让曾国藩初一卯时在中和殿候见。穆彰阿大喜过望,忙叫来曾国藩,把这事告诉了他,并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好准备,以应付皇上的测试。曾国藩信誓旦旦,表示决不辜负恩师厚望。

初一这日天未亮,曾国藩即沐浴更衣,穿戴整齐,去了皇宫,随太监来到中和殿。太监命他等着候见,便关上殿门走了。曾国藩环顾大殿,见殿内金碧辉煌,气氛肃穆。他不敢坐,挺直身子站着,竖起两只耳朵谛听门外动静。可是,等了很久很久,仍未见太监前来,他心里惶恐起来,不知道是凶是吉。后来,他站得腰也酸了,便在大殿上左走右踱,这才见到大殿四壁挂着大清历代先皇的圣训,由于心神不定,他也无心细看。后来,太监终于来了,对他说:“皇上今日没空,命你明日再来。”曾国藩怏怏不乐地走出皇宫,才发觉太阳当空,已是晌午时分了。他急忙到军机大臣府,把情况禀告了恩师。穆彰阿听了,沉思良久,突然问:“你说大殿四壁挂着历代先皇的圣训,你记住了多少?”曾国藩摇摇头说:“当时我心慌意乱,只留意殿外动静,哪有心思去细看字幅。”穆彰阿喊道:“糟了?这定是咸丰皇帝为试你善于留神,过目不忘”的才能而刻意安排的。皇上必定会马上再召你,这怎么办呢?“听恩师一说,曾国藩发怵了,跪倒在地,连呼”恩师救我“,穆彰阿命他起来,说:”让我想想办法。“这时候,一个家丁进来禀报说:”皇宫总管太监王公公前来求见。“穆彰阿满脸不高兴地说:”就说我今日谁也不见,请他改日再来。“家丁回身刚要走,穆彰阿突然把他叫住:”回来,有请王公公在正厅相见。“回过头来对曾国藩说:”天助我们也,救星来了,你且回避。“穆彰阿在正厅热情接待了皇宫总管太监王公公,请他坐上座,这使王公公受宠若惊。主宾坐定后,王公公不好意思地说:”小的前来,为的是日前求大人为我外甥谋个知县差使的事,可有眉目?“穆彰阿说:”区区小事,何劳王公公前来,我已为你办好了,不日即可到任。“老太监感激不尽,说:”大人如有要小的效劳的事,尽管吩咐。“穆彰阿说:”对了,我要撰写一份大清历代先皇功绩录,烦你将中和殿上所挂历代先皇的圣训,今日抄好送来,晚上我撰写时要用,你能办得吗?“总管太监笑道:”这点小事,哪有办不得的。“果然,王公公在天黑前,再次登门,送来了中和殿上所挂的大清历代先皇圣训的抄录。

穆彰阿叫来曾国藩,命他今晚必须把圣训全部背熟,并告诫说:”你的前途,全在此一举了?“曾国藩接过抄录后,回去彻夜诵读,背得滚瓜烂熟。

果然,第二天一早,圣旨到,传曾国藩面见圣上。这天,咸丰皇帝在保和殿召见了曾国藩。咸丰皇帝问道:”昨天在中和殿上,你一定看见了所挂的大清历代先皇的圣训,你可曾留意先皇的圣训都说了些什么?“曾国藩跪奏,将圣训背诵如流。咸丰皇帝又惊又喜,心想:”果真是个善于留神,过目不忘的奇才也,此人理当重用。“几日后,圣旨下来,将曾国藩擢升为吏部侍郎。从此,曾国藩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终于成为朝廷中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清朝文物造假现象猖獗 总督张之洞曾被骗

在当今文物市场,赝品屡见不鲜。2011年,某“汉代玉凳”拍出2.2亿的天价,这件所谓文物不过是2010年的仿制品。一些人造假可以欺骗文物专家。上世纪90年代河南孟津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俑的工艺品,在北

张之洞

漫谈中国古代的漏泄禁中语

禁中,指皇宫深院,宫廷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禁中语,是指皇帝最近尚未公开的讲话,我们今天称之为小道消息。漏泄禁中语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韩非子有一篇文章叫《主道》,讲的便是为君之道

漫谈,中国,古代,的,漏泄,禁中语

甲午战争前后的张之洞 战败之后痛定思痛大练新军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谈判而处处受挫,心急如焚的张之洞为此“三次电奏,力阻和议”,并主张与日本彻底决裂,重新再战。《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痛斥李鸿章妥协卖国,竟而要求清廷对其“

张之洞,甲午战争

没落的大唐不再需要正直的裴度

应该说,唐宪宗时期也是裴度最风光的时期,他成功地辅佐唐宪宗完成了打击藩镇势力的工作,使中央统一政令的权威得以落实。此时的他可谓声名威望日拢但后来到了唐穆宗、唐敬宗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发现,大

没落,的,大唐,不再,需要,正直,裴度

蒙古秘史中的一段亲情悲歌 草原并非只有狼

孛儿只斤·拖雷 《狼图腾》的热映,使得狼成为了热门话题,也让“草原有没有狼图腾”成为了热门争议。虽然有学者认为狼图腾并非蒙古族图腾,以狼为图腾的只有突厥族,但笔者认为,草原不管

蒙古,秘史,中的,一段,亲情,悲歌,草原,并非,只有,狼

王安石简介_王安石的资料简介及人物生平主要事迹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王安石

宫斗鼻祖骊姬 改写历史的奇女子

周平王东迁洛阳,为春秋之肇始,典型特征就是“中央”说话不怎么管用了,诸侯林立,各自为政。约百年后,一代霸主齐桓公傲立群雄,周王室顿感压力山大。吊诡的是,来自齐国的压力转瞬即逝,而晋国的一

宫斗,鼻祖,骊姬,改写,历史,的,奇女子

吕不韦的故事:老谋深算的投资大家

吕不韦是濮阳人,濮阳是战国时代卫国的首都,故址在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南。所以,以国籍而论,吕不韦应当算是卫国人。卫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不过,到了吕不韦的时候已经衰落得只剩下濮阳一座孤城,政治腐败,

吕不韦

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

对天下百官的纠风监察机构自古就有,且一直为中央枢要。明代以前这类机构多称作御史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称都察院,清代沿用。古时御史台主官称御史大夫,明清两朝都察院主官叫左、右都御史。该衙署长官位

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

胡林翼:湘军崛起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世人谈论清季“同治中兴”,常称“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为“中兴名臣”,这四位也正是湘军(淮军)的领袖。的确,这四位都是湘军(淮军)功业中不可缺少

胡林翼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是如何发迹的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