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市人莫笑雪蒙头,北陌南阡信脚游。
风递钟声云外寺,水摇灯影酒家楼。
鹤归辽海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
却掩船扉耿无寐,半窗落月照清愁。
译文/注释
鹤归辽海:《搜神后记》载汉有道士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
全文赏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白发如雪的诗人在夜晚随意散步,“信”字传神表现出作者的悠闲自在。
B. “风递”描绘出山寺钟声的悠远,“水摇”表现出灯火倒影水中的景象。
C. 尾联寓情于景,表现作者在透窗而入的月光下清愁萦心、夜不能寐的情景。
D. 本诗主要写诗人夜晚散步的见闻及感受,写景细腻传神,富有艺术美感。
“‘信’字传神表现出作者的悠闲自在”错,据末句“半窗落月照清愁”中的“清愁”,以及作者陆游的生平,加之注释“于故乡山阴闲居时所作”,可知作者应是为国事烦恼,夜不能寐,因此“信”字不是简单表现“悠闲自在”。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无寐”的原因。
深感时光流逝,英雄暮年,因而“无寐”;赋闲在家,空有报国豪情却不受重用,壮志难酬,因而“无寐”。
据“鹤归辽海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中“逾千岁”“又一秋”可知,时序的更迭让诗人感到时光流逝之快,深感时不我待,因而夜不能寐;据注释“作者于故乡山阴闲居时所作”,可知此时的诗人正赋闲在家,空有报国豪情却不受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让他夜不能寐。
写作背景
本诗为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作者于故乡山阴闲居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