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尽心上》共四十六章,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二十一章说,君子所乐并非广土众民,理想所在并非中天而立,抚有四海,君子的理想是仁义礼智植根心中而悠然自得其乐。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 然1,见于面,盎2于背,施3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译文】

孟子说:“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民,是君子希望拥有的,但不是他的乐趣所在;屹立于天下的中央,安定那四海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但不是他的理想所在。君子的本性,即便理想贯彻于天下,也并不会膨胀;即便艰难困苦地活着,也并不会减少,这是因为本分已定。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根植于他心中,而表现在外的是和气安详,它表现在颜面,反映于肩背,延伸到手足四肢;手足四肢虽不说话,别人也一目了然。”

【注释】

(1)睟然:清和润泽的样子;睟,音suì。

(2)盎:音àng,显现。

(3)施:延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历史上的胡皇后是什么样的?她最后被废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的胡皇后是什么样的?她最后被废是因为什么?

胡皇后,明朝

红楼梦中体己茶时,黛玉为何会被妙玉说俗气?

红楼梦中体己茶时,黛玉为何会被妙玉说俗气?

妙玉,清朝

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对王熙凤的印象如何?她做了什么?

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对王熙凤的印象如何?她做了什么?

黛玉,清朝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红楼梦》,清朝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战国

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什么出身?林家真的足以媲美贾府?

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什么出身?林家真的足以媲美贾府?

黛玉,清朝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二至三十三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二至三十三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战国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至三十五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至三十五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儒家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时经历的第五难是什么?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时经历的第五难是什么?

取经,上古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