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著作《墨子》:06章·辞过(2),原文、注释及翻译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墨子生活的时代,贵族奢侈浪费,享乐腐化;同时,这批寄生分子还利用生活的过分享受来表示其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优越。墨子针对当时贵族的奢侈腐化生活进行攻击,这是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的。而这些贵族阶级为什么敢如此猖狂呢?就是因为国君的纵容,他的奢侈浪费、享乐腐化,才导致这一切。

这篇文章名为《辞过》,即要求国君改掉自己的过失。通过宫室、衣服、饮食、舟车、蓄私的古今鲜明对比,说明了在上古时期的圣王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实用出发,创造了国富民强的国家。而现今的统治者过着奢华富贵的生活,为了炫耀的自己的财富,不管百姓的死活。通过对比,强烈地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从中反映了一个国家要想富强,统治者就必须学会节制自己的奢华生活,从俭入手。

墨子·06章 辞过(2)

【原文】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养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①,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口不能徧味,冬则冻冰,夏则饰②食壹。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以便民之事。其为舟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故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③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凡回于之间,包于四海之内,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圣人有传:也,则曰上下;四时也,则曰阴阳;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曰牝牡雌雄也。真天壤之情,虽有先王不能更也。虽上世至圣,必蓄私不以伤行,故民无怨;宫无拘女,故无寡夫。内无拘女,外无寡夫,故之民众。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男女失时,故民少。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

凡此五者,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此五者不可不节。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

【注释】

① 累百器:指有上百样的菜肴。

② 饰:“馂”的误字。

③ 全固轻利:坚固完备轻便好用。

【翻译】

远古的时候,人们四处寻找食物分散居住,所以圣人就教导男人从事耕耘栽种,用来生产粮食。他们做食物的原则:只求增加元气、补虚弱,强身饱腹就够了。所以他们用财节省,供养自己省俭,百姓富足,国家安定。现在却不是这样,国君向老百姓厚敛钱财,用来享受美味牛羊,蒸烤鱼鳖,大国之君集有上百样的菜,小国之君也有上十样的菜,摆在前面一丈见方的地方,眼不能全看到,手不能全捡取到,嘴也不能全尝到(吃不完的食物)。这么多美食冬天结冻,夏天臭烂,国君如此摆设饮食,左右大臣都效法他。因此富贵的人奢侈,孤寡的人挨冻受饿。即使不希望国家混乱,也是不可能的。国君确实希望天下治理好而不发生混乱,那么在饮食方面,就不可不节俭。

远古的时候,人民还不会制造船和车时,沉重的东西无法搬运,遥远的地方也到不了,所以圣明的君王就教人民制造船和车,方便百姓办事。他们制造船和车,只要求坚固轻便,可以运载重物到很远的地方,费用花的少,而得到的利益很大,所以百姓喜欢,认为它很便利。法令不用催促而可行使,百姓不用劳苦而财用充足,所以百姓都归顺国君。现在的君主,制造船和车则与此不同。船和车已经坚固轻巧便利了,他们还要向百姓横征暴敛,用以装饰船和车。用漂亮的花纹装饰车辆,用雕刻来装饰舟船。女子放弃纺织而去描绘花纹,所以百姓受冻;男子脱离耕种而去从事雕刻,所以百姓挨饿。国君这样制造船和车,左右大臣跟着仿效,所以民众饥寒交迫,不得已而做奸邪之事。奸邪之事一多,刑罚就重,刑罚重了,国家就乱了。国君如果确实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天下混乱,那么制造船和车就不可不节俭。

凡是生存在天地之间、活动于四海之内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天地之情,阴阳和合的规律,即使最高明的圣人也无法改变。从什么地方知道这些呢?圣人书上说:天地,称作上下;四时,称作阴阳;人,分为男女;禽兽,分为牝牡、雌雄。这确实是天地间的真实情况,即使有先代贤王也不能更改。虽然上古时代的圣人也蓄养侍妾,但不因此而损害其品行,所以人民没有怨言。宫中没有拘禁的女子,所以天下没有鳏夫。宫城内无拘禁之妇,宫城外无鳏夫,男女适时婚嫁,因而天下人民众多。而现在的国君蓄养姬妾,大国拘禁女子数千,小国数百,所以天下男子大多没有妻子,女子多遭拘禁而没有丈夫。男女错失婚嫁的时机,所以百姓减少。国君如果真想人民增多而厌恶其减少,养侍妾就不可不节制。

以上所说的五个方面,都是圣人的节俭之处,小人奢侈放荡之处。俭朴有节制就昌盛,淫逸无度就意味着灭亡,以上五方面,不能不有所节制。夫妇生活协调,天地之间就和顺,风调雨顺,五谷就丰登,衣服合身节俭,身体肌肤就舒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贾瑞与王熙凤是何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红楼梦中贾瑞与王熙凤是何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贾瑞,清朝

历史上左光斗和史可法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左光斗和史可法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左光斗,明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能嫁入宁国府,是谁在背后帮她?

红楼梦中秦可卿能嫁入宁国府,是谁在背后帮她?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黛玉对赵姨娘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何会这这样?

红楼梦中黛玉对赵姨娘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何会这这样?

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香菱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都经历了什么?

红楼梦中香菱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都经历了什么?

香菱,清朝

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为何会选择离开梁山?原因是什么

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为何会选择离开梁山?原因是什么

混江龙李俊,宋朝

红楼梦中秦钟能去贾府学堂是因为什么?与秦可卿有何关系?

红楼梦中秦钟能去贾府学堂是因为什么?与秦可卿有何关系?

秦钟,清朝

为何说贾琏是贾府真正的贵公子?他是什么身份?

为何说贾琏是贾府真正的贵公子?他是什么身份?

贾琏,清朝

《红楼梦》里秦可卿和探春房里的大物品藏着什么秘密?

《红楼梦》里秦可卿和探春房里的大物品藏着什么秘密?

红楼梦,贾母

红楼梦中鲍二嫁的与多姑娘的结局为何不同?

红楼梦中鲍二嫁的与多姑娘的结局为何不同?

贾琏,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哲学著作《墨子》:06章·辞过(2),原文、注释及翻译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