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著作《墨子》:03章·所染,原文、注释及译文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所染》本篇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本篇一开头就用染丝做比喻,丝用什么染料染,就会被染成什么颜色。紧接着通过仁义的君主与不义的君主之间的比较,来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士人在选择自己的朋友和亲信时,一定要谨慎,选对了朋友和亲信,并能从他们身上获得良好的、积极的影响,这对个人的成长十分有利。而影响的好坏不同,则直接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因此国君对此要十分谨慎。

墨子这篇文章旨在说明一个国家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贤才,怎样才可以得到贤才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交友之道,交到好的朋友你将受益终身,而坏的朋友则使你遗憾终身。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这也说明一个人只有交到好的朋友,得到好的影响,他的前景才是美好的。这也说明人所处的环境的重要性。

墨子·03章 所染

【原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②、伯阳③,禹染于皋陶④、伯益⑤,汤染于伊尹⑥、仲虺⑦,武王⑧染于太公⑨、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立为,功名蔽。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穀。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⑩。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鲍叔,晋文染于舅犯①、高偃②,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③、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④。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⑤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⑥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知伯摇⑦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⑧染于魏义、偃长,宋康⑨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⑩,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①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②,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③,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注释】

① 所染:本篇以染丝比喻君王择亲取士必须慎重。

② 许由:传说中唐尧时代的隐士。

③ 伯阳:传说舜七友之一。

④ 皋陶:传说中东夷族首领,虞舜时任掌管刑法的官。

⑤ 伯益:传说中畜物和狩猎行家,曾助禹治水。

⑥ 伊尹:商汤大臣,助汤灭夏建国。

⑦ 仲虺(huǐ):汤时大臣。

⑧ 武王:周之子。

⑨太公:姜尚,佐武王伐纣而封于齐。

⑩ 僇:同“戮”,杀戮。

① 舅犯:即狐偃,辅晋文公夺取政权。

② 高偃:晋大夫部偃。

③ 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

④ 大夫种:即文子禽,越国大夫。

⑤ 范吉射:春秋末年晋卿范献子士鞅之子。

⑥ 中行寅:春秋末年晋卿中行穆子之子,内讧中败于赵简子。

⑦ 知伯摇:又称智伯。春秋末年晋为六卿专权,知伯一度势力最盛,后为韩、赵、魏三家所灭。

⑧ 中山尚:战国时中山国君,亡于魏。

⑨ 宋康:即宋王偃,为齐泯王所灭。

⑩ 绝无后类:断子绝孙。

① 佚:同“逸”,安逸。

② 创作比周:兴风作浪乱结私党。

③ 堪:当读为“湛”,浸染之意。

【翻译】

墨子看到染丝而感叹说:“洁白的丝放进青色的染料中,就会变成青色,放入黄色的染料中,就变成黄色。放进去的染料不同,染出的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放进去五种不同的染料,就一定会出现五种不同的颜色了。所以对于染这件事不能不谨慎啊!”

不单单染丝是这样,国君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舜受到许由、伯阳的影响,禹受到皋陶、伯益的影响,汤受到伊尹、仲虺的影响,武王受到太公、周公的影响,这四位君王受到的影响正确得当,因此能称王于天下,被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要列举天下仁义、显达的人,一定会举出这四个帝王。

夏桀受到干辛、推哆的熏染,殷纣受到崇侯、恶来的熏染,周厉王受到厉公长父、荣夷终的熏染,周幽王受到傅公夷、蔡公穀的熏染。这四个帝王所受到的熏染不当,因此国破身亡,被天下人羞辱。要列举天下不义、蒙受耻辱的人,一定会举出这四个帝王。

受到管仲、鲍叔牙的影响,晋文公受到狐偃、郭偃的影响,楚庄王受到孙叔敖、沈尹茎的影响,吴王阖闾受到伍子胥、文义的影响,越王勾践受到范蠡、文子禽的影响。这五位君主因为受到的影响得当,所以能称霸诸侯,功名流传到后代。

范吉射受到长柳朔、王胜的影响,中行寅受到籍秦、高强的影响,吴王夫差受到王孙雒、太宰嚭的影响,智伯摇受到智国、张武的影响,中山尚受到魏义、偃长的影响,宋康王受到唐鞅、佃不礼的影响。这六位君主因为所受的影响不得当,所以国破家亡,身遭杀戮,宗庙毁灭,子孙灭绝,君臣离散,百姓逃亡。要列举天下贪婪残暴、苛刻扰民的人,一定会举出这六个君主。

国君能够稳定地统治一个国家,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他的举措合乎道理。举措合乎道理是由于所受的影响得当。所以,会做国君的,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使用干部,而对官中政事轻松处理。而不善于做国君的人,则劳神伤身,心烦意乱,然而国家却更危险,自己更受屈辱。这六位国君,并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爱惜他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治国要领的缘故。不知道治国要领,是因为所受到的影响不得当。

不仅国君有受影响的情况,士人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他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畏惧法令,那么他的家族就会一天天富裕,身体也日益安康,名声也一天天光耀,居官治政也就合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人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交的朋友如果都喜欢夸耀,兴风作浪,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族就日益受损,自身也日益危险,名声也日益受辱没,居官从政失去正道,如子西、易牙、竖刀等人就是这样。《诗经》上说:“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染料”,谨慎地选择染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贾瑞与王熙凤是何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红楼梦中贾瑞与王熙凤是何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贾瑞,清朝

历史上左光斗和史可法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左光斗和史可法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左光斗,明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能嫁入宁国府,是谁在背后帮她?

红楼梦中秦可卿能嫁入宁国府,是谁在背后帮她?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黛玉对赵姨娘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何会这这样?

红楼梦中黛玉对赵姨娘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何会这这样?

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香菱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都经历了什么?

红楼梦中香菱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都经历了什么?

香菱,清朝

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为何会选择离开梁山?原因是什么

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为何会选择离开梁山?原因是什么

混江龙李俊,宋朝

红楼梦中秦钟能去贾府学堂是因为什么?与秦可卿有何关系?

红楼梦中秦钟能去贾府学堂是因为什么?与秦可卿有何关系?

秦钟,清朝

为何说贾琏是贾府真正的贵公子?他是什么身份?

为何说贾琏是贾府真正的贵公子?他是什么身份?

贾琏,清朝

《红楼梦》里秦可卿和探春房里的大物品藏着什么秘密?

《红楼梦》里秦可卿和探春房里的大物品藏着什么秘密?

红楼梦,贾母

红楼梦中鲍二嫁的与多姑娘的结局为何不同?

红楼梦中鲍二嫁的与多姑娘的结局为何不同?

贾琏,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哲学著作《墨子》:03章·所染,原文、注释及译文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