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体现了中国人的什么智慧?《道德经》代表中国纯粹哲学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著写《老子》,阐述他的哲学思想。那么《道德经》体现了中国人的什么智慧呢?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哦。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曾任东周王朝守藏史,掌管图书典籍。相传孔子曾向他问过“礼″,他则给孔子讲述许多深奥的道理。他一生修行道德,晚年才“著书言道德之意”,是为《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分上下篇,共81章,计5000余言。


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以“道”为核心,创立了他的哲学体系,包括世界本原说、朴素辩证法及认识论等。“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道”先于世界万物存在并且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神秘本原,“有物混成,先天使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就是说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存在。在老子看来,“道”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感知的精神性实体,并且由“道”可生出万物世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可以说由“道”化生出元气,由元气产生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和合而产生天地万物,老子以“道”为万物本原的学说,结束了传统的上帝鬼神的传统,提高了哲学思辩的高度。

以“道”为基础,老子又提出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之中,并杏这运动变化之中概括出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范畴,如有无、福祸、美恶等。并指出每一矛盾范畴的两个对立面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就是说,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丑的含义了。在承认矛盾双方互为存在条件的前提下,老子还认为对立面双方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无不向其反方面转化,提出“反者道之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为事物矛盾转化的普遍法则。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认识论方面,老子否认人的知识来自于感觉经验,他认为体认“道”完全不需感性认识,只需要“虚静”、“玄鉴”的认识方法,即可达到“闻道”的目的。“虚静”、“玄鉴”即要求人们内心虚静,不持任何成见,也不受任何外界干扰,以达到心灵虚静的状态。以这为基础,他反对启迪民众智力,要人们“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公开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已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老子除了将“道”作为世界的本原外,还将之作为万物的归宿。万物从“道”而生,最后又复归于“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是谓复命。”这一思想反映到社会历史观方面,老子认为人类应重返纯朴的自然状态,从而形成了他所谓“小国寡民”的乌托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到后来发展成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庄子将老子的世界观发展成虚无主义;另一就是将道”解释为规律,以“道”为礼、法的思想依据,形成了法家学派。此外,老子的思想对后来道教哲学也有很大的影响,被奉为道教“教主”。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子列传》),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熟悉历史,知识广博,这一点应是毫无疑问的。此外,老子还是一位思想大师,一位沉思形上之道的哲学家。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列仙传》)老子乘青牛出关说的影响很大。在后人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须发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态安详,乘青牛而隐逸的老者。画师们的《老子出关图》上那位老成持重、飘逸达观的得道老者也多是这副形象。

可是老子乘青牛出关的说法却不见于《史记》。《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廼(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仅此而已,并无“乘青牛车”的记载。

乘青牛之说,显然是秦汉神仙家的附会,不仅见于《列仙传》,还见于《太平御览》卷六六一所引《三一经》,云:“及老子度关,喜先诫官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止以白之。’”老子乘青牛或青牛车出关,和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侯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史记》集解引《列仙传》)的说法一样,都属附会之谈。

既是神仙家的附会,当有神仙家附会的道理。牛、马都是当时用于牵车的牲畜,神仙家为什么要说老子乘牛车而不是乘马车出关呢?其中不无寓意。牛是一种性情温和、柔顺服从的动物,且有忍辱负重、坚韧不拨的特点。《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乾、坤两卦所体现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汉代人以马来比喻乾卦,以牛来比喻坤卦,他们以马和牛的品格来表达乾健、坤顺的特点。马所代表的乾卦所生发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合乎孜孜不倦地入世进取的儒家的特点。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发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则合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所以后世附会者编造老子乘牛的神话,应该说是“用心良苦”,有其深意的。

老子为何乘青牛,而不乘黄牛、黑牛、白牛或其它什么颜色的牛?我们还是顺着神仙家的思路去解读。这或许是古代神仙家或占星家的五星占有关。在太阳系中,绕日公转的较大的行星,除地球外,尚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古人将五星分别看作是五行的精灵或五帝之子。五帝即青帝、白帝、赤帝、黑帝、黄帝。“天有五帝,五星为之使。”(《唐开元占经》卷十八引《春秋纬》)“五星者,天之五佐。”(《史记天官书》)“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于列舍,以司无道之国。”(《唐开元占经》卷十八引《荆州占》)“列舍”指二十八星宿。五星还被用来分别象征五方、五帝、五事等神灵和事物。其中,木星(亦称岁星)是东方青帝的使者。“青”,主春,木德,代表了东方。老子自周入秦,向西而行,来自东方,后世人称“东方圣人”,用青色正可取其象征东方之意。

这样一来,“青牛”象征着一位来自东方文明地区的文化使者,带着他的崇尚阴柔之德的智慧,隐向尚未开化的西方。这与后世的另一种附会“老子化胡说”倒很是是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袭人,清朝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戒厚葬诏》,李世民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荣国府,清朝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贾家,清朝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道德经》体现了中国人的什么智慧?《道德经》代表中国纯粹哲学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