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判册是什么?为何会与贾珍有染?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红楼梦》第7回“焦大醉骂”,句句可谓掷地有声: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何意?乃暗指公公、儿媳有染,答案呼之欲出:公公便是贾珍、儿媳便是秦可卿无疑。

包括后文秦可卿之死,脂批亦有透露:“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因此《红楼梦》第13回少了四五页,盖因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此亦是从侧面暗示了贾珍、秦可卿之事属实。

问题在于,秦可卿为何会跟贾珍有染?她到底是自愿,还是被贾珍胁迫?这些问题很复杂,一旦给出答案,必得找出《红楼梦》相关文本来佐证,方是治学之道,否则必然陷入主观臆测之漩涡,固守己意,拒听良言。

笔者私认为,秦可卿和贾珍之间是有爱情的,但同时,秦可卿又是被贾珍胁迫的,何以如此断言,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女子的命运,皆在其判画、判词、判曲中有所体现,《红楼梦》第5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秦可卿的判册,且看原文: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第5回

秦可卿的红楼梦曲《好事终》,亦对可儿之命运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释: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第5回

从太虚幻境中秦可卿的判画、判词、判曲的内容来看,秦可卿最终应当是悬梁自尽,而非病死。

同时,秦可卿、贾珍两人,亦是郎有情,妾有意。岂不见判词、判曲中连续用了五个“情”字,这已是明示——若可卿完全是被胁迫,何来“情”!而因为她和贾珍是公公、儿媳的关系,有违世俗伦理,故言这段情乃“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爱上贾珍,完全符合她的人设定位,且看《红楼梦》第8回对秦可卿的身世介绍:

这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做可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第8回

秦可卿并非秦业亲生女儿,而是从养生堂抱养来的。秦业本以为自己已到“五十知天命”的岁数,今生再无子嗣,这才领养了秦可卿,不料其后老来得子,有了秦钟,于是爱如珍宝,对于养女秦可卿,必然是忽视的。

秦可卿这样的女子,因从小缺乏父爱,所以在两性关系上总是期望更加成熟的男性,这是心理学规律,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贾珍就完全符合秦可卿的情感诉求。

秦可卿的丈夫贾蓉,终究太过稚嫩,为人玩性很重,不够沉稳。譬如第12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王熙凤就安排贾蓉、贾蔷去吓唬贾瑞。有一说一,这种捉弄其实很无聊,哪个干正事的人会接这种活儿,但贾蓉照旧屁颠屁颠接受王熙凤的安排,又是吓唬贾瑞,又是用屎尿浇贾瑞一身,还敲诈了贾瑞五十两银子,俨然乐在其中。

再有第63回“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贾蓉觊觎尤二姐、尤三姐的美色,不顾爷爷贾敬刚刚去世,竟去尤老娘房中,当着众丫鬟的面调戏自己的姨娘,还言之凿凿地称“脏唐臭汉,谁家没点风流事”,连丫环都看不下去,忍不住规劝贾蓉正经些。

这样的贾蓉,俨然是个没头没脑的纨绔弟子,自认为看透世事,实则智商堪忧,着实缺乏历练。

反观贾珍,则处处显得精明老练,彰显封建大家长的威严,且看第29回“清虚观打醮”,只因贾蓉提前乘凉,贾珍一动怒,便让小厮用唾沫啐他,在场人人噤若寒蝉:

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了出来。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到乘凉去了。”喝命家里人啐他。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手,一声儿不敢说。那贾芸、贾萍、贾芹等听见了,不但他们慌了,亦且连贾璜、贾、贾琼等也都忙了。——第29回

这就是贾珍的威严,包括《红楼梦》第45回赖嬷嬷评价宁荣两府的教育模式时,亦曾夸赞贾珍:如今我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

除此之外,贾珍的智商、情商也都是一流的,这一点曹雪芹也有所暗示。详见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乌进孝前来给宁国府送年货,贾珍的接待显得格外老到,且看原文:

贾珍便命人带他来。一时,只见乌进孝进来,只在园内磕头请安。贾珍命人拉他起来,笑说:“你还硬朗!”乌进孝笑回:“托爷的福!还能走得动。”贾珍道:“你儿子也大了,该叫他走走也罢了......你走了几日?我说呢,怎么今儿才来。我才看那单子上,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了。”——第53回

细品贾珍的表现,着实符合当家人的标准。跟乌进孝的交流有说有笑,既没有完全冷场,也没有太过低身俯就,精准地拿捏着主子的款儿。

包括后文中,贾蓉听闻荣国府那边,王熙凤要偷拿贾母的金银家伙典当,就来向父亲汇报情况,而贾珍却能一眼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明白王熙凤准备行节省之举,故而提前散播消息:

贾蓉又笑向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贾珍笑道:“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哪里就穷到如此?她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得很了,不知又要省哪一项的钱,先设此法,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我心里却有一个算盘,还不至于如此田地。”——第53回

综上,贾珍并非是很多读者理解的那般荒淫无度,百无一用,他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只不过因为早年父亲贾敬早早当了道士,将家族事务悉皆丢给了贾珍,以致于珍、蓉辈无以管束,肆无忌惮,最终沉溺于享乐之中。

秦可卿和贾珍是完全匹配的,贾母曾盛赞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秦可卿去世的夜里,又给王熙凤托梦,所言皆是振兴贾家的金玉良言,非一般人所能想到,亦可见可卿之管家实力着实不俗,应不在阿凤之下。

这样的秦可卿,你觉得她会更喜欢幼稚荒疏的贾蓉,还是成熟老到的贾珍呢?她自然更容易对后者产生感情。

情,乃世间万不能禁止者,秦可卿如何不知道贾珍乃自己公公,不应对其动情,可情终究由不得她控制。但秦可卿爱贾珍,并不代表她可以违背伦理道德,事实上,秦可卿只是动了情,她亦不愿沾染上“爬灰”的名声。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秦可卿的病情,且看第11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张太医给秦可卿的病下的论证是这样的:

张太医道:“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特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特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大奶奶从前的行经的日子问一问,断不是常缩,必是常长的,是不是?”那婆子道:“可不是!从没有缩过。或是长两日、三日,以至十日,都长过。”——第10回

秦可卿之病症,在于太过聪明敏感,故而忧虑成疾,而她忧虑最多的,想必就是自己和贾珍的事,如此“爬灰”行径,终遭人唾弃,加之第7回“焦大醉骂”,可卿亦在旁听之,如何能不思忖忧虑?

古人云:发乎情,止乎礼。秦可卿对于这段感情,想必是遵循这个原则的,若是她有贾珍这样的无耻心态,只会享受其中,如何会思虑成病?而一旦有这层心理顾虑,秦可卿就不可能心安理得地去和贾珍“爬灰”,因此笔者推测:秦可卿至少在心理上,是被贾珍胁迫的。

贾珍无视伦理之道,发乎情,却不愿止乎礼,定要得到秦可卿方罢,他才是最先打破这层窗户纸的人,由此观之,可卿亦是受害者,只是一沾上一个“情”字,对错便再难判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袭人,清朝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戒厚葬诏》,李世民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荣国府,清朝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贾家,清朝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判册是什么?为何会与贾珍有染?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