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黛玉在贾府后的胜过如何?为何天天以泪洗面?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十二钗之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林黛玉,对《红楼梦》一知半解的人,都会认为她是一个娇气而多愁善感、不谙世事的富贵小姐,动不动就哭鼻子博同情。很多人打趣身边娇弱而不能自立的女性,总会来一句:“你也太林黛玉了吧!”

其实这是对黛玉很深的误解。曹翁作《红楼梦》用笔隐晦曲折,若单纯简单从字面上来看,黛玉确实有小性儿、刻薄、娇气、多疑的嫌疑。

但是要知道,黛玉是大家闺秀,并非小家碧玉。而《红楼梦》是一部大悲剧,黛玉之悲隐藏在微小的细节中,她在荣国府的处境和所承受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甚至是危及名节和性命的。她日日哭泣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欲说不能的煎熬。

很多人都说,李少红版《红楼梦》拍得像恐怖片,但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红楼梦》里的很多情节真的很恐怖,而且和通常恐怖片中超越现实的诡异相比,《红楼梦》里恐怖的是人心的扭曲和阴谋。

而林黛玉一介孤女委身在贾家,其中的艰难和辛酸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黛玉的存在危及到了以王夫人为首的金玉良缘,其斗争的激烈程度,是读者不能感同身受的:豪门权力的争夺,是你死我活的。

泼脏水:金钏儿名誉受损跳井身亡,黛玉终日面临风刀霜剑

在贾家两府,有很多女性都死于女孩清誉受损,晴雯、金钏儿、秦可卿,无一不是因为“狐媚子”的罪名,最终死于非命。

而实际上,晴雯、金钏儿包括秦可卿,虽然长得有仙柳之质,但却并非是主动勾引男子的女子,尤其晴雯,曹翁交代得很清楚:在怡红院,袭人、秋纹都和宝玉有云雨之事,但晴雯虽心里明知贾母将来要把自己放在宝玉屋里做姨娘,但在过明路之前,她和宝玉保持了非常纯洁的关系。

宝玉拉晴雯近前说话,晴雯一句:“拉拉扯扯做什么?教人看见像什么?”宝玉提出要同晴雯一同洗澡,晴雯马上摇手:“罢,罢!我不敢惹爷。”

金钏儿也是一样,面对宝玉又是摘耳环,又是递香雪润津丹的挑逗,金钏儿拒绝“你忙什么!‘金盏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按说,在贾家后宅里,如袭人、秋纹等一样的丫头想上位,和少爷有愈矩之事非常普遍,但反而是袭人、秋纹等落得一个贤良的名声。而如晴雯、金钏儿等,却被以“狐媚子”、“死娼妇”的名义撵出了荣国府。

晴雯临死前对宝玉抱冤屈:“只是一件,我死了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

晴雯的死,与其说是因为生病,不如说是被王夫人泼了脏水,死于诬陷和悠悠之口。

俗话说:人言可畏,舌头根下压死人,晴雯是死于女孩清誉被毁,金钏儿也是死于没脸见人:“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

最终,金钏儿被撵出去后,整天哭天哭地,但是金钏儿因这种名声被撵了出来,家里人对她也是爱答不理,最终金钏儿跳井,死在了荣国府东南角的井里头。

晴雯、金钏儿因为名誉受损而死,黛玉在荣国府的每一天,其实也在遭受着这样的威胁。

第34回,袭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向王夫人告密说,黛玉和宝玉在一起,难保有不才之事。

王夫人在撵晴雯时,说有个水蛇腰、削肩膀的丫头,眉眼有些像林妹妹的丫头,我很看不惯她那狂样子。

王夫人不方便直接骂黛玉,便借晴雯骂黛玉“狂样子”,这还不算,王夫人对黛玉必欲撵之而后快,也借晴雯发泄出来:“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

有贾母在,王夫人不敢真的直接撵黛玉,但后来贾母去世,晴雯的下场就是黛玉下场的预演。

试想,舅母王夫人的势力在荣国府盘根错节,王夫人对黛玉的污蔑,底下必定会有一帮人对黛玉不怀好意,在这样的压力下,黛玉一介弱女子,除了哭还能怎样?金钏儿一个丫头都受不了的流言蜚语,黛玉一直在承受。

试想,古代女子贞洁和名誉比性命珍贵,王夫人及她的跟随者诋毁一个未出阁的女子,黛玉除了哭泣还能怎样?

寄人篱下:千金小姐吃不上二两燕窝粥,贾府的阳奉阴违多恶毒

林黛玉孤身到贾家生活,虽然有贾母撑腰,但贾母毕竟是年老之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薄西山。

并且,贾母虽然尊贵,但是她年龄大了,已不再具体管事,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贾母的宠爱,并不能保证黛玉的生存无忧。

而与此同时,王夫人对黛玉并不友好,相反,因为王夫人和贾母的权力之争,王夫人对黛玉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虽说表面上碍于情面不好怎样,但背地里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却没少说黛玉的是非,不然也不会有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和黛玉的宫花之争了。

45回黛玉生病吃燕窝,黛玉就说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老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

黛玉在贾家时时刻刻有“不是正经主子”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并非是黛玉多心多疑,而是确确实实确有其事。

堂堂国公府的千金小姐,老祖宗心尖上的黛玉竟然吃不上二两燕窝,这说出去别人未必信,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实际上,关于黛玉的花销问题,不仅是底下人嫌弃她多事,王夫人早已不耐烦起来了。

在第28回,黛玉好好地吃着贾母安排的王太医的药,王夫人却突然换成了鲍太医的药,当宝玉说有一种药只要360两银子就可根治黛玉的病时,王夫人丝毫不考虑,上来就是一句:“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了?”

那么,王夫人为何给黛玉换药?无非是因为嫌弃王太医的药花销大,这就难怪黛玉对宝钗说的:“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

而人参在红楼梦里出现过多次,是非常名贵的药材,王夫人等都很看重,自然很费钱,而王太医一直给黛玉吃的药里就有人参。王夫人给黛玉随便换药,连药名都不知道,就敢给她吃,这份不珍惜让人心寒,嫌弃之情彰然若揭。

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黛玉的伤春悲秋,不正常吗?

金玉良缘的权力之争:一心为情的黛玉被裹挟进漩涡中心

黛玉在贾家处境艰难,很大原因是因为她和宝玉的爱情,致使她处于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权力之争中,而且是风暴中心。

而金玉良缘之争的激烈程度,很多读者都低估了,以为只是宝玉婚姻人选之争。

而实际上,因为宝玉在荣国府地位的特殊性,他的婚姻人选之争,是贾母和王夫人的婆媳之争,是荣国府后宅的权力之争,更是贾家和王家谁能掌控荣国府的权力之争,它涉及的人是很多的,它涉及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

从黛玉哭泣的频率来看,时间越往后推移,黛玉哭泣的频率越频繁,为何?这实际上是贾母在荣国府话语权越来越低,王夫人及王家人团体在荣国府越来越得势造成的。

贾母的权威随着她年龄增长,就如她保存的人参一样年头长了,成了朽糟烂木,没了性力。

试想,贾母尚在时,家里仆人主子就多嫌黛玉,处处使绊子,给脸子,贾母仙去后,谁还会为黛玉这个孤女遮风挡雨?这样的黛玉,除了无奈哭泣,还能怎么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袭人,清朝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戒厚葬诏》,李世民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荣国府,清朝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贾家,清朝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黛玉在贾府后的胜过如何?为何天天以泪洗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