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赵姨娘的品行卑劣,贾政为何会那么宠爱她?

赵姨娘是贾政之妾,粗鄙、愚昧却又爱争强好胜、搬弄是非。“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纵观《红楼梦》一书,宁荣两府众多子孙,个个皆是贪图享乐、碌碌无为之徒,故而第5回宁荣二公之灵曾向警幻仙子感慨: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弈世,富贵流传,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近之于子孙虽多,竟无一人可以继业。(第5回)

细细数来,荣国府贾赦好色淫佚,已是五六十岁的年纪,却天天算计着要娶小老婆;宁国府贾珍目无纲常伦理,与儿媳秦可卿有染,父亲贾敬去世后,他竟巧设名目,聚众赌博;算来算去,唯独贾政,还勉强称得上贾府的栋梁之才。

贾政是荣国府子孙中的一股清流,也是贾家子孙中唯一一个真正有点实权的官员(工部员外郎),日常无事时,贾珍、贾赦等人斗鸡走狗,无所不为,贾政却要么读书下棋,要么和众清客高谈阔论,颇有读书人的风骨。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读者想不通,贾政这么一个贾府栋梁,为何会宠幸人品卑劣的赵姨娘呢?而且从书中各处细节来看,贾政对赵姨娘很是照顾:

第25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贾宝玉、王熙凤叔嫂二人中了蛊,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彼时赵姨娘幸灾乐祸,劝赶紧给贾宝玉准备棺材,免得事后忙乱,遭到贾母的怒斥,贾政作为贾宝玉的亲生父亲,他对赵姨娘却并未动气,甚至有意替其开解:

贾母听了这话,就如同摘去心肝一般,赵姨娘在旁劝道:“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了,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裳穿好,让他早些去罢......”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骂道:“烂了舌根的混账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贾政在旁听见这些话,心中越发难过,便喝退赵姨娘,自己上来委婉解劝。——第25回

贾宝玉可是贾政的儿子,眼下有人咒骂自己儿子快不行了,但凡是个正常的父亲,都会动怒,可贾政却很平静,贾母啐了赵姨娘一口,贾政立刻斥退赵姨娘,多多少少有点帮赵姨娘避祸的意思;

而到了第72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曹雪芹更是记载了贾政、赵姨娘夜间安寝,两人为孩子择取姨娘的温情场面:

是晚,(赵姨娘)得空便先求了贾政。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赵姨娘道:“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老爷还不知道呢?”贾政听了,忙问道:“谁给的?”——第72回

翻遍整部《红楼梦》,贾政和正妻王夫人之间从未有过此类情节,此不写之写已耐人寻味,而细品贾政、赵姨娘的这番谈话,才属于正常夫妻的相处模式,脂砚斋亦评曰:妙文!又写出贾老儿女之情,细思一部书,总不写贾老则不成文,若不如此写,则又非贾老。

问题在于,贾政、赵姨娘完全不是一类人,贾政清高自诩,乃是正经的读书人,赵姨娘愚蠢卑劣,曾为了四十两银子的丧银,都能当众跟女儿探春对骂,如此不相干的两个人,为何关系看起来这般亲密?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查阅资料时,亦曾看到很多阴谋论。比如有的论者站在谐音角度分析:贾政谐音“假正”也,他只是外面看着正经,故而和赵姨娘乃是狼狈为奸的同类人;

再如刘心武,他曾撰文分析赵姨娘、贾政的关系,他认为贾政的人性背后,乃是无尽的欲,赵姨娘年轻时亦是个美貌女子,能满足贾政对色的要求,所以贾政、赵姨娘才会显得如此亲密......

此种的观点着实不少,但细细品来,这些观点多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因为书中找不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些分析,更多属于这些论者自我臆测、主观遐想,不足以登大雅之堂。

笔者私认为,众多论者都忽视了贾政身上很重要的一点——他精神上的孤独!

贾政是什么身份?荣国府的男主人,在封建时代,一个封建大家长要想镇得住场子,必须学会不苟言笑、端素正经,所以贾政的身份地位、交际状态决定了他的内心是孤独寂寞的。

笔者试着举一个例子,且看《红楼梦》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彼时贾家众女眷相聚一起猜灯谜,贾政心中甚喜,也加入进来,可他一来,场子立刻冷了下来,最后贾母硬要撵他走:

往常间,只有宝玉高谈阔论,今日贾政在这里,便惟唯唯而已。馀者,湘云虽系闺阁弱女,却素喜谈论,今日贾政在席,也自缄口禁言......故此一席虽是家常取乐,反见拘束不乐。贾母亦知因贾政一人在此所致之故。酒过三巡,便撵贾政去歇息。贾政亦知贾母之意:撵了自己去后,好让他们姊妹兄弟取乐的。贾政忙陪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贾政如此,余亦泪下】——第22回

诸君请看,这就是贾政在荣国府的生活状态,他的荣国府男主人的身份,给了他封建家长特权,同时也将他推向了孤家寡人的境遇。

其实按照《红楼梦》中所记,贾政年轻时亦是个诗酒风流的妙人,所以在灯谜会上,他的高兴是真的、想要加入进来也是真的,但他终究不再是当年的少年郎,即使大家一起猜灯谜,贾政也无法融入进去。

再看贾政日常,除了完成工部员外郎的工作,就是看书下棋,和众清客高谈阔论,可这些人终究忌惮他的身份地位,不可能跟他倾心交流,说的多是交际圈的外交辞令而已,贾政内心深处应该是渴望人间烟火气儿的,可他无处寻觅。

赵姨娘是贾政身边唯一一个烟火气的来源,赵姨娘的庸俗愚昧,使得她区别于贾府那些正统女眷,赵姨娘对礼数规矩的遵守相对淡漠,而且总是有很多自作聪明的举动,比如第67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薛宝钗送了赵姨娘一些土特产,赵姨娘想着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便提着这些土特产就去王夫人跟前拍马屁,结果王夫人一眼看穿她的心思,没有搭理她:

(赵姨娘)忽然想起宝钗系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跟前卖个好儿呢?自己便蝎蝎螫螫的拿着东西,走至王夫人房中,站在旁边,陪笑说道:“这是宝姑娘才刚给环哥儿的,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的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不叫人敬服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都夸她,疼她。我也不敢自专就收起来,特拿来给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欢喜欢。”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她说的不伦不类,也便不理她。——第67回

最后,赵姨娘垂头丧气回到自己屋里,嘟囔着嘴碎碎念个不停。不知诸君看此情节有何感受,反正笔者觉得赵姨娘虽是俗人,亦有可爱之处。

赵姨娘的庸俗无知,恰好迎合了贾政。如果赵姨娘深通礼数,也像其他人那么精明,恐怕也不敢太亲近贾政。于是乎,为了儿子贾环和彩霞的亲事,赵姨娘冒冒失失地找贾政求情,换了别人,还真不一样能干出这样——即便是正妻王夫人,偷偷选了袭人给宝玉当姨娘,不也没敢告诉贾政吗?

因此,贾政能从赵姨娘这里获取自己想要的烟火气,在赵姨娘跟前,他不需要端着自己荣国府男主人的身份,这种轻松自在,是贾政在别人那里得不到的,这也是为何贾政看着和赵姨娘亲近的原因所在,但这并不能说明贾政就欣赏喜欢赵姨娘,这只能算是贾政退而求其次的被动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袭人,清朝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戒厚葬诏》,李世民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荣国府,清朝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贾家,清朝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赵姨娘的品行卑劣,贾政为何会那么宠爱她?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