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在古代为什么影响力那么大?《颜氏家训》价值解析

《颜氏家训》作为一本在古代广为流传且影响力较大的著作,他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颜氏家训的价值解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1、本书所阐述的儒家伦理思想,有许多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作者写这部家训,意在使子孙能够继承先辈的事业,保住既有的社会地位。为此他要求子孙恪守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一一儒家思想所包含的各种伦理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此立足于险恶复杂的社会而不致倾覆。

重视教育,鼓励勤学。如《教子》篇强调对子女的教育要从小开始,要严格要求,要不分嫡庶,一视同仁,这些都是符合教育学原理的。《勉学》篇鼓励子女要靠勤学自立于世,不要靠祖上的庇荫养尊处优,此外,书中论述学无止境、转益多师、学以致用以及种种治学之道,都很具现实意义。

重视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如《兄弟》、《治家》等篇宣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主张亲友部属要乐于帮助、宽大为怀。这些伦理道德观念对于我们今天调理家庭、社会人际关系以达到互敬互爰,很有借鉴意义。

重视对儿女道德品质的培养。如《教子》篇教育子女不可为仕进而谄事权贵;《治家》篇主张儿女的婚配关键要注重配偶的清白,而不是去贪图权势之家的地位。《省事》篇对以钱财、女色通关节以谋求爵禄的行为表示极大的蔑视;《名实》篇强调为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此外,书中论及躬俭节用、慎于交友、礼貌待客、爱护书籍以及主张薄葬、反对封建迷信等,都是值得今人借鉴和参考的。

2、 本书认识价值。书中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多有生动详尽的记述,读来饶有趣味。如《勉学》篇记载梁朝士族子弟不学无术,靠祖上庇荫养尊处优,及至遭逢乱离,陷入穷途末路的狼狈境地。《教子》篇写北齐一位士大夫教儿子学鲜卑语、弹琵琶以谄事权贵的丑恶面目;《治家》篇写自己一位远亲弃杀女婴的残酷场面;《名实》篇写某贵人服丧期间以巴豆涂脸,使脸上长疮,表哭泣之过的无耻行径;《省事》篇写北齐末年以钱财美女走后门谋取官职厚禄的末世颓风。这些描写,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当时社会的腐朽颓废,世风日落的社会风气,为我们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可靠依据。

3、 此书的学术价值。颜之推作为当时南北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在《颜氏家训》中记载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评述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些都为后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用资料。主要表现为:

此书为研究南北朝诸史提供了参考;此书对于研究《汉书》也可供参考。此书对于研究《文心雕龙》也可供参考。

《颜氏家训》内容博广,作者写此书虽只是想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但由于此书内容适应了封建社会儒家知识分子教育其子女的需要,因而得以广泛,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人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称赞此书是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清人王钺在《读书从残》中赞扬此书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可见《颜氏家训》在封建社会一般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

由于历史的局限,《家训》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封建主义糟粕。

其一,将自己家庭利益一立身扬名,放在国家、民族利益之上。在首篇首句便提出:夫至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而在《家训》最后一篇《终制》末尾,强调丧事从简,却要求汝曹宜以传业扬名为务。

其二,因为他生于乱世,长於戒马,流离播,闻见易多,使他掌握了一套庸俗的处世秘诀,形成了人格的双重性。他一方面颂扬不屈二性,夷齐之节;

一方面又强调何事非君,伊箕之义。正因为他感到自春秋以来,家有奔之,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帝分矣,所以他一方面宣扬生命不可不惜,但不可苟惜,见危授命,一方面又宣扬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的中庸哲学。他虽为之国人,还要向他的弟子说:泯躯济国,君子不咎。大肆宣扬梁鄱阳王进子谢夫人骂贼而死;北齐田敬宜学以成忠,大骂齐之将相比敬宜之奴而不如。'他一方面强调有限,应有一技之长,博学求之利于事,读书学问利以行;另一方面又说:真草书迹,微须留意,书绘之工亦为妙矣,但此艺不须过精,因为精者常为人役使更觉为累。尽管他提出:人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修以学艺犹磨雕刻也,安言木石之雕乃胜金玉之矿哉,又宣扬上智不教而成,上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的上智下愚观点。

其三,宣扬因果报应的宗教思想。正如,清雍正二年黄叔琳刻颜氏家训节钞本序中说:节义文章,武功吏治绳绳继起,而无负斯训也。惟《归心》篇阐扬佛乘,流入异端。他强调家进归心,勿轻慢也,汝曹犹未牢固,略室劝诱尔。所谓归心,即要以佛教为精神支柱。他说:儒家君子,尚离庖厨,见其生不忍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有好杀之人,临死报验,子孙殃祸,其数甚多,并列举:梁时有人常以鸡卵白和沐,云使发光,每沐辄二三十枚,临死发中但闻啾啾数千鸡雏声。詹景之乱,杨畏达为西阳郡守,时节旱俭,饥民盗田中麦,畏达遗一部曲守视,所得盗者,辄截手足,凡十余人,部曲后生一男孩,自然无手。齐有一奉朝请,家甚豪侈,非手杀牛,为之不美,年三十许,病笃,大见牛来,举体如被刀剌,叫呼而终,等七八例证明他因果报应观点。

尽管《家训》有许多封建糟粕。但仍不失为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中一部较为有用的历史资料,作为伦理道德教课书,它是封建社会一部影响比较普通而深远的作品,自唐宋以来,通行于天下。我们研究此书,目的是汲取民主性精华,剔除封建性糟粕,古为今用。

目前该书能普遍读到的最好版本是王器利的《颜氏家训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袭人,清朝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戒厚葬诏》,李世民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荣国府,清朝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贾家,清朝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颜氏家训》在古代为什么影响力那么大?《颜氏家训》价值解析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