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概》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艺概》是清代文学艺术理论著作。刘熙载著。作者自叙云:“余平昔言艺,好言其概,今复于存者辑之,以名其名也。”书名“艺概”,即源于此。本书撰定于作者晚年,初刻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另有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四川成都官书局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标点本 《艺概》是目前较完善的版本。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主治经学、音韵学、算学,旁及子、史、诗、赋、词曲、书法,著述宏富,有 《古桐书屋六种》、《古桐书屋续刻三种》,包括《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持志塾言》、《昨非集》、《艺概》以及 《古桐书屋札记》、《游艺约言》、《制艺书存》。

《艺概》包括 《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6卷,近10万言,系作者历年论艺汇抄。全书分别论述文、诗、赋、词曲、书法与八股文的体制流变、性质特征与表现技巧、重点作家作品的评述等。涉及范围相当广泛。首先,《艺概》反对因袭模拟,强调艺术创作的独创性以及作家的个性特征,如 《文概》云: “周秦诸子文,虽纯驳不同,皆有个自家在内。后世为文者,于彼于此,左顾右盼,以求当众人之意,亦宜诸子所深耻欤!”其次,《艺概》强调作家个人修养与作品的联系,如 《诗概》说: “诗品出于人品。人品悃款朴忠者最上,超然高举、诛茅力耕者次之,送往劳来、从俗富贵者无讥焉。”《书概》则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矣。”与作家人品相关的是见识,《文概》说:“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才、学、识三者,识为尤重,岂独作史然耶!”这些议论虽然前人已有涉及,但《艺概》将诗、词、文、书法等联系起来看,显示出他独具的艺术鉴赏力。第三,《艺概》讨论艺术创作各种问题时,时有精辟的见解,如对于议论文,作者认为:“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文概》)对于叙事文,作者认为:“叙事有特叙,有正叙,有带叙,有实叙,有借叙,有详叙,有约叙,有顺叙,有倒叙,有连叙,有截叙,有豫叙,有补叙,有跨叙,有插叙,有原叙,有推叙,种种不同。唯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唯吾所施。”( 《文概》)论诗的语言修辞,作者说: “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诗概》)论古诗与近体之别,作者说: “伏应转接,夹叙夹议,开合尽变,古诗之法。近体亦俱有之,唯古诗波澜较为壮阔耳。”( 《诗概》)论律诗作法,作者说: “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 《诗概》)讨论赋的内质,作者说: “实事求是,因寄所托,一切文字不外此两种,在赋则尤缺一不可。若美言不信,玩物丧志,其赋亦不可已乎!”( 《赋概》)言词的章法,作者说: “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连;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斯为入妙。”(《词曲概》)言词眼,作者说:“词眼二字,见陆辅之《词旨》。其实辅之所谓眼者,仍不过某字工,某句警耳。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耶?”(《词曲概》)论书法,作者说: “笔画少处,力量要足,以当多;瘦处,力量要足,以当肥。信得多少、肥瘦形异而实同,则书进矣。”( 《书概》)上述各例,有作者经验之谈,也有理论探索,无不体现着作者的艺术功力,对于今天的研究者很有借鉴意义。

评论历代作家作品,也是《艺概》一书的重要内容,有时三言两语,极中肯綮。如评论孟轲之文,作者认为:“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柁,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龟山杨氏论孟子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可谓探本之言。”(《文概》)评论陶渊明诗,作者认为: “陶诗 ‘吾亦爱吾庐’,我亦具物之情也; ‘良苗亦怀新’,物亦具我之情也。”(《诗概》)评论唐宋诗,作者认为:“唐诗以情韵气格胜。宋苏、黄皆以意胜,唯彼胸襟与手法俱高,故不以精能伤浑雅焉。”(《诗概》)评论赋与画之通融,作者认为: “戴安道画 《南都赋》,范宣叹为有益。知画中有赋,即可知赋中宜有画矣。”( 《赋概》)评论苏轼词风,作者认为: “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毫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 《词曲概》)诸如上述议论,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真知灼见不能道此。

《艺概》全书渗透着艺术辩证法,发微抉隐,不枝不蔓,议论简当精切,往往一语中的。特别是作者关于词的论述,对当时有一定影响,他认为晚唐五代婉丽之风实为变调,而苏、辛之词,能返于正途,对于词坛风尚有廓清之功。《艺概》中也有少部分议论涉及名教问题,不免稍嫌迂腐,如说: “夫忠臣之事君,孝子之事亲,一也。”( 《文概》)又说: “词家彀到名教之中,自有乐地;儒雅之内,自有风流。”( 《词曲概》)但白璧微瑕,可不具论。《经义概》讲八股文作法,亦可不论。沈曾植《菌阁琐谈》评此书有 “涉览既多,会心特远”的论断;王国维《人间词话》汲取了该书的一些方法及个别论点,可见其影响。目前,关于 《艺概》的研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袭人看到宝玉在黛玉屋里梳洗是什么态度?为何要生气?

袭人看到宝玉在黛玉屋里梳洗是什么态度?为何要生气?

袭人,清朝

纳了6个妾的贾代善没有一个男嗣,这是为何?

纳了6个妾的贾代善没有一个男嗣,这是为何?

贾代善,清朝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辞行时,为何没感谢给她一百零银两的王夫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辞行时,为何没感谢给她一百零银两的王夫人?

刘姥姥,清朝

《艺概》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艺概》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清朝,刘熙载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清朝,王国维

水浒传中最不受待见的三个梁山好汉分别是谁?他们是什么结局

水浒传中最不受待见的三个梁山好汉分别是谁?他们是什么结局

段景住,宋朝

《历代刑法志》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代刑法志》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世界,丘汉平

红楼梦中贾母情商高、有情趣都是装出来的?真相是什么

红楼梦中贾母情商高、有情趣都是装出来的?真相是什么

贾母,清朝

尤二姐和王熙凤有何区别?为何会那么脆弱?

尤二姐和王熙凤有何区别?为何会那么脆弱?

尤二姐,清朝

《柳毅传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柳毅传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元朝,尚仲贤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艺概》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