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相比,谁在贾府更受欢迎?

宝钗和黛玉是《红楼梦》中并列的双女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观今人中《红楼梦》之读者,有一个很奇特的心理现象:一边自称甚喜林黛玉之仙气飘飘,另一边则批判薛宝钗之俗气满溢,简而言之便是踩钗捧黛。

这种心理现象的奇特之处在于只存在于阅读心理上,一旦回归现实,真的有一个林黛玉、薛宝钗放在眼跟前,恐怕那些张口闭口“林妹妹”的读者会纷纷倒戈,转而喜欢薛宝钗,若问证据,且看《红楼梦》第5回薛宝钗进贾府后,贾府众人之表现:

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第5

贾府亦是个宏观世界,里面大部分的仆人、丫环、婆子、媳妇便能代表普罗大众,他们对钗、黛的态度,具有世俗意义的考察妙用——观红楼之普罗大众,亦可知今人遇到钗黛后的真实态度。

林黛玉之所以被众丫环所忌惮,直接原因是其天性使然,黛玉天生清高孤傲,加之才华横溢,具稀世容貌,其他姊妹莫能望其项背,由此自命清高,不屑与俗人为伍,亦是情理之中。

加上贾母宠溺,让黛玉更加肆无忌惮,第7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林黛玉面对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嘴上丝毫不留情,以锋利言语讥之: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第7回);

第8回“贾宝玉大醉绛云轩”,奶娘李嬷嬷规劝宝玉少喝些酒,闹得贾宝玉心中不快,黛玉见之仍是嘴上不饶人:这个妈妈她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第8回)。

此类事件应存不少,只是被曹公略去了而已,故而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薛宝钗窗外听见小红、坠儿悄言男女私情,便以来找林黛玉为由替自己开脱,小红信以为真,着实害怕林黛玉: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她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怎么样了?(第27回)

小红一句“林黛玉嘴里又爱刻薄人”补出多少往日文字,林黛玉在贾府初期的人缘其实并不好,由此可见一斑,后文林黛玉随着年龄增长、性情成熟、阅历增加,则变得懂事起来,笔者往日文章已有详细论述,此处按下不提。

笔者想详细分析的是薛宝钗,为何她能获得贾府众人的青睐,若以“摆弄心计”来评价宝姐,未免太过肤浅,而且腹黑,若是细心读者,观宝姐平生为人处世,则深爱之,乃恨身边无一薛宝钗为友矣。

就以大观园聚会来说,其他姊妹无非打卡应卯,最多好好参与游戏而已,宝钗则不同,她总是能做出很多暖心之举,照顾不被重视的成员。

譬如第50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创制春灯谜”,此时薛宝琴、李琦、李玟、邢岫烟四位新搬进大观园,大观园诗社众成员又相聚联诗,一时间有了新人、老人之别,并体现在了联诗的过程中。

史湘云作为诗社老成员,积极踊跃,一人独连了13句之多,薛宝琴性情伶俐,也爱热闹,所以放得开,也联了8句,其余二三句者,皆由黛玉、宝钗所联,换言之,此次联诗,纯粹是史湘云、薛宝琴两个人在玩,其他人全成了陪衬。

尤其是新来的李琦、李玟、邢岫烟三位女子,可能因为害羞生涩,故而只是开篇连了短短一句,其后再无一句。

一场聚会,如果只是围绕一两个人来玩,必然让大家无趣,但众人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关照这三位新人,只有两个人注意到了——林黛玉和薛宝钗:

黛玉笑道:“这话很是。我还有个主意。方才联句不够,莫若拣着联少的人作红梅。”宝钗笑道:“这话是极。方才邢、李三位屈才,且又是客。琴儿和颦儿、云儿三个人也抢了许多。我们一概都别作,只让她们作才是。”——第50回

最终将光环让给李玟、邢岫烟、薛宝琴三人,一人作了一首《咏红梅诗》(因李琦不擅作诗,故而让宝琴代替)。

若是之前那个心性高傲的黛玉,恐怕未必会考虑联诗少的姊妹,盖因此时黛、钗两人已由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彼此冰释前嫌,结为闺蜜,故而黛玉性情逐渐“宝钗化”,此处写黛玉和宝钗考虑周全,所想一致,恰突出宝姐对颦儿之教化。

独木难成林,不妨再举一例,且再看《红楼梦》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诗社以菊花为题,再做新诗,结果却是:林黛玉一举夺得第一,探春第二,湘云第三,宝姐居然落了第,所作《画菊》、《忆菊》两首,被李纨评为最后一名,何也?

要知道第37回海棠诗社,宝钗曾凭借一首《咏白海棠》,夺得海棠诗社第一名,力压林黛玉一筹,其“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一句,不知俘获多少爱诗者的芳心。

为何宝钗海棠诗作得这般好,菊花诗却落了第?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并非宝姐实力不济,而是她故意将光环让给别人,因为菊花诗的题目便是薛宝钗、史湘云两人商量出来的,故而第37回的回名便是“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宝钗即为出题人,若再尽全力夺冠,不免让其他参与者失了兴趣,故而自己草草写就《画菊》、《忆菊》两篇,将主角光环交给黛玉、探春等人——湘云诗才应在探春之上,居然也排在探春之下,可见亦是听宝姐嘱咐,有意为之。

蘅芜苑商议菊花题当夜,宝钗立足“大家有趣”的角度,对诗题、限韵进行周密考虑,一言一行,尽显成熟和气:

湘云依说,将题目录出,又看了一回,又问:“该限何韵?”宝钗道:“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子派头,只出题,不限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奈邦难人。”——第37回

因此,只要有薛宝钗出现的聚会,她必定会照顾在场所有人的情绪,不管是有体面的,还是没体面的,受宠的,还是不受宠的。选择诗题和限韵,更是从大家的角度出发,只要大家玩得开心就好,自己有没有得第一并不重要。

纵观《红楼梦》全书,薛宝钗的好就藏在这些细节当中:史湘云做东的螃蟹宴,是宝钗从自家拿的螃蟹、美酒,替湘云做东(第37回);

邢岫烟生活穷困,乃至于典卖冬衣过活,亦是宝钗要回当票,偷偷将冬衣赎回(第57回);

赵姨娘为贾府众人所嫌,宝钗却能不计较,给贾府众人分发礼物时,将哥哥薛蟠从外地带回来的几大箱礼物,拿出一份来给赵姨娘,喜的赵姨娘直夸“还是宝姑娘好”......(第67回)

薛宝钗的这种品性和做人做事的方式,不管在什么时代,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反观黛玉之独特处,恰在于清高孤傲,不屑与俗人为伍,这注定能真正懂黛玉的读者会是少数,古有叶公好龙,今有读者爱黛,不过随大众而已,为之一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袭人,清朝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戒厚葬诏》,李世民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荣国府,清朝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贾家,清朝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相比,谁在贾府更受欢迎?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