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熙凤替李纨出十二两份子钱是怎么回事?

读红楼,很多人对王熙凤印象深刻。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王熙凤寿辰,贾母号召大家凑钱给她过生日,对她暗中支持。王熙凤在王夫人家里管家,底下人难免不服,事倍功半。有贾母给嫡长孙媳妇撑腰,不怕那些人再生波澜。

贾母这次给凤姐过生日,除了支持她管家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王熙凤结婚时间不短却没有儿子,只生了女儿。这对嫡长孙媳妇来说压力太大。

王熙凤着急,贾家背后流言蜚语也不少。贾母借给王熙凤过生日,表明不想给她压力。但同时也说明一件事,贾母多少对贾琏无子也着急了。

嫡长孙无子是大事。按说王熙凤早都应该主动给贾琏纳妾,以求尽早生育。可王熙凤却连平儿都不让贾琏碰,独霸房闱,悍妒之气尽人皆知。

贾母嘴里不好说,也是有点不满意。筹备生日前,王熙凤送了一道“野鸡崽子汤”,贾母认为很好又觉得不下饭,最好油炸一下配粥才好。

一道菜无关紧要,却表明贾母对王熙凤“微有不满足”。如果联系王熙凤几次三番吃野鸡。再联系她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就知道野鸡是王熙凤的具象。贾母认为她很好,但应该做得更好。主要就是王熙凤的妇德不好,致使贾琏不能纳妾生子。

曹雪芹通过贾母评价野鸡崽子汤的做法,揭示出贾母心中对王熙凤的观点转变。

等到贾母集资给王熙凤过生日,果然就引出了关于捉奸鲍二家的闹剧。贾母批评王熙凤乱吃醋是非常重的话,终于将心中的不满委婉表达出来。

后面的事先不提。这边贾母和众人商议好了各人出资多少,并委托尤氏筹办。第二天众人将钱送交给尤氏。结果就出了意外。

(第四十三回)尤氏等送邢夫人王夫人二人散去,便往凤姐房里来商议怎么办生日的话。凤姐儿道:“你不用问我,你只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就完了。”

尤氏和王熙凤的性格完全不同。她虽是宁国府的当家奶奶,却不如王熙凤果断。虽说她问王熙凤怎么做,只是人情,终究不如王熙凤一语中的“只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就完了。”

王熙凤得宠,就在于她体贴长辈的心。同样是长辈,贾母她孝顺,王夫人她恭谨,对婆婆邢夫人却阳奉阴违,只因她看透了邢夫人不会与她交心,她也看不起邢夫人的出身和性格。

尤氏不如王熙凤那么势利眼,处处与人为善。虽然过于从夫,却比邢夫人更得人心。

(第四十三回)凤姐笑道:“你别扯臊,我又没叫你来,谢你什么!你怕操心?你这会子就回老太太去,再派一个就是了。”尤氏笑道:“你瞧他兴的这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二人又说了一回方散。

尤氏和王熙凤妯娌的谈话方式,插科打诨毫不顾及。双方也并不尊重。

尤氏是大嫂子,有资格调侃王熙凤。王熙凤心中将尤氏和邢夫人划等号。她不敢将邢夫人怎样,对尤氏可不客气。

两个人的日常说话,完全是世俗妯娌才有的相处之道,互相嘲笑、逗弄又挤兑调侃。而这样的风格,却不会发生在尤氏和李纨,李纨和王熙凤之间。虽然他们也互相调笑,言辞不会如此粗俗。

尤氏这里说凤姐:“你瞧他兴的这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也算一语成谶,王熙凤这场生日宴固然得到了大荣耀,却最终惨遭滑铁卢,成了她的人生转折点。

尤氏第二天起来,林之孝家的就齐了底下人的钱送过来。现实从来都是这样,下边人的钱好花,花了也不心疼。上面人的钱固然好花,却要注意怎么花。最难花的是中间人的钱,稍不留神不但花不着,还要花不好。尤氏就碰到了这个问题。

薛姨妈、邢夫人很快将钱送过来,其他贾母、王夫人等几分钱也就陆续都有了。结果就缺了王熙凤头天答应替李纨出的那一份。

(第四十三回)一时来至荣府,先来见凤姐。只见凤姐已将银子封好,正要送去。尤氏问:“都齐了?”凤姐儿笑道:“都有了,快拿了去吧,丢了我不管。”尤氏笑道:“我有些信不及,倒要当面点一点。”说着果然按数一点,只没有李纨的一分。尤氏笑道:“我说你*鬼呢,怎么你大嫂子的没有?”凤姐儿笑道:“那么些还不够使?短一分儿也罢了,等不够了我再给你。”尤氏道:“昨儿你在人跟前作人,今儿又来和我赖,这个断不依你。我只和老太太要去。”凤姐儿笑道:“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

王熙凤当时豪言壮语,拍胸脯仗义要替李纨出十二两份子钱。结果临头她却一分不出。这就是王熙凤,自私自利,巧言令色。

王熙凤是个有能力的人,但德行不高很低。我们阅读人物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王熙凤这个人物丰满,有血有肉极为精彩。另一方面,王熙凤却阴狠刻薄、坏事做尽、唯利是图,是个坏人。

凤姐固然对长辈孝顺,对兄弟姐妹和善,对有利于她的人如沐春风。但就像“风月宝鉴”的正面和反面,背面的王熙凤就是“魔鬼”。

十二两银子不多不少,需要她两个半月的月例,王熙凤舍不得。贾母、邢王二夫人和李纨、尤氏都是二十两银子月例,唯有她干的活最多,收入却最少。

别人都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凤姐却没有儿子没有安全感,一味捞钱,贪心不足。

这十二两银子对她来说不多,但她不出则体现出她的短视和贪婪。

一大家子那么多钱,办个生日会如何用得了?她就大方拿出来,尤氏怎么可能就真让她这寿星掏钱。怎么都会还给她做了个人情。

可王熙凤不愿意“冒险”,也不需要尤氏的人情。她也不遮掩自己不想拿出钱来,干脆不给。这就是流氓行为。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小气。

作者写这十二两银子,含沙射影伏笔王熙凤处理贾琏纳妾生子这件事。

按说就算让贾琏纳妾,生了儿子也是以王熙凤的名义抚养。妾生子根本没资格养育。

可王熙凤就像怕十二两银子一去不回,宁可攥在自己手里,也绝不放出去一样。对贾琏严防死守,绝不允许和别人的女人一起,也不允许纳妾生子,平儿也不行。最终弄的里外不是人,自己名声毁了,贾琏对她怀恨在心,贾赦、贾母对她也不再满意,直到悲剧结束一生。

王熙凤只要能放下那种贪婪,哪怕“虚与委蛇”,她都不至于落得那般凄惨结局。

十二两银子交给尤氏能如何?尤氏就算不给她,不也是花在她身上?拿出来又体现大方又换人情,皆大欢喜。

只可惜王熙凤参不透。才会有随后的捉奸大战,以及最后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她此时对尤氏说:“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尤氏对她网开一面,日后她大闹宁国府,何曾还记得这段承诺?

人无信不立!王熙凤无信无义,注定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边尤氏见王熙凤财黑,她也乐得做人情,将平儿、鸳鸯、彩云、周姨娘、赵姨娘的银子一总还了。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由不得尤氏不徇私。

尤氏除了讨好之外,还心有怜悯,对周姨娘、赵姨娘很是心软,又勇于承担,直说王熙凤知道了有她,不怪脂砚斋【庚辰双行夹批:尤氏亦可谓有才矣。论有德比阿凤高十倍,惜乎不能谏夫治家,所谓“人各有当”也。此方是至理至情,最恨近之野史中,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何不近情理之如是耶?】

王熙凤“无德”,连尤氏十分之一不如。比之李纨堪称云泥。这一段主要围绕十二两银子的妯娌三人之比较,看似李纨未出,实则却与尤氏、王熙凤做了全面对比。

那个年代女人“有德”才是高。李纨有德有行“晚韶华”,尤氏过于从夫善过相抵,王熙凤有才无德自食恶果。

三个人的不同结局,就在这个“德”字体现,也体现在那十二两银子上。“十二”,不是个巧合。

尤氏又道:“我看着你主子这么细致,弄这些钱哪里使去!使不了,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又是一语成谶,为王熙凤短命埋下伏笔。可怜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袭人,清朝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戒厚葬诏》,李世民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荣国府,清朝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贾家,清朝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王熙凤替李纨出十二两份子钱是怎么回事?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