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忠言逆耳”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忠言逆耳的成语出处】

《儿子家·六本》:“孔子曰:‘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释义:

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忠言逆耳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关中,秦王子婴觉得抵挡不住,就投降刘邦。于是,刘邦进入秦宫仔细查看。秦宫宝物无数,美女如云,刘邦见到这些,喜出望外,想好好享用这一切。

樊哙是刘邦的部下,他看到刘邦在秦宫赖着不走,就问他是要做一个大富翁,还是要占领天下。刘邦是个心怀大志的人,很痛快地说道:“我起兵除暴,当然是想占领天下了。”

樊哙苦口婆心地说道:“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其根源就是秦宫中的美女和珍宝。您若想夺取天下,请快快返回霸上,千万不能学秦朝君王的老样子。”刘邦觉得樊哙的话不中听,就沉默不语。

谋士张良对刘邦说:“秦王昏庸,贪图享受,老百姓才起来反抗,您才能进入关中。现在您替天下百姓灭掉暴秦,就应当树立好的形象,做一个节俭的人。可是,您刚进入秦宫就想享受财宝、美色,岂不是让众百姓对您失望!

“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人的耳朵,可是对行动非常有好处;良药总是苦的,但对治病很有效果。樊哙性子直,不会拐弯抹角地说话,可他对您忠心耿耿!希望您听从樊哙的忠言!”

刘邦想,现在为了大局,还是退出秦宫为好,等到占领天下之后,再慢慢消受美女、财宝不迟。想到这里,他听从了张良的劝告,离开秦宫。他传下命令,封府封库,关闭宫门,无论是谁,都不许擅动秦宫财宝。传下命令后,刘邦返回霸上。关东父老见刘邦不爱财宝、美色,以为他是个节俭之人,都对他非常崇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是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是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唐朝,苏味道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春秋,孟子

成语“桃李成蹊”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桃李成蹊”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汉朝,李广

成语“八面威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八面威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明朝,朱元璋

成语“金针度人”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金针度人”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唐朝,织女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晋朝,桓温

成语“亲痛仇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亲痛仇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汉朝,彭宠

“房”姓是如何来的?成龙的儿子为何叫房祖名?

“房”姓是如何来的?成龙的儿子为何叫房祖名?

现代,房祖名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汉朝,陈寔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汉朝,王尊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忠言逆耳”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