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捕风捉影的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上疏》:若被黜者一一求其所以得罪之故,捕风捉影,捏造流言。

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余持又禀道:可见这关文是个捕风捉影的了。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袭人心里着忙,便捕风捉影的混找。

【捕风捉影的历史故事】

汉成帝登基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可是一直到四十多岁他还没有子嗣。其实是因为他太过于好色,整日淫乱,元气大伤,所以才没有“小龙”出世。可是他非常迷信,认为如果得到鬼神的支持,就会有儿子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听信方士之言,在京城长安郊外进行隆重的祭祀,但收到的效果甚微。

光禄大夫、大司农谷永觉得这样做不好,就上奏汉成帝道:“听说对天地本性清楚的人,不会受到神怪的迷惑,明白事理的人,不会被小人蒙蔽得颠三倒四。现在好多人大谈神鬼,说仙人和长生不老药真的在世上存在。听了他们的话,人们满耳都是美妙的景象,好像神仙鬼怪马上就会出现在自己视线之内。可是你真要寻找仙人和不老药时,却又感到虚无缥缈,如同要捆住风、捉住影子一样,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历代贤明的国君都不听神鬼之论,圣明的人对这些话也不愿意听。”

谷永又举了周灵王、楚怀王和秦始皇的反面例子,来提醒汉成帝。

最后,谷永又说:“从古至今,帝王们依靠着自己的权势和巨大财富,想找到神仙,却不免归于失败。希望您能吸取他们的教训,不要再让那些没有品行的小人干预朝廷政事,乱了朝堂。”

汉成帝认为谷永说得非常有理,便采纳了他的忠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是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是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唐朝,苏味道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春秋,孟子

成语“桃李成蹊”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桃李成蹊”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汉朝,李广

成语“八面威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八面威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明朝,朱元璋

成语“金针度人”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金针度人”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唐朝,织女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晋朝,桓温

成语“亲痛仇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亲痛仇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汉朝,彭宠

“房”姓是如何来的?成龙的儿子为何叫房祖名?

“房”姓是如何来的?成龙的儿子为何叫房祖名?

现代,房祖名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汉朝,陈寔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汉朝,王尊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