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虎谋皮”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与虎谋皮成语出处】

《太平御览》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令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释义:

意思是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

【与虎谋皮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鲁定公知道孔子才能盖世,影响很大,想拜他为司寇,就准备与卿大夫们商量此事。这一天,鲁定公遇到左丘明,就问道:“我想与卿大夫们商议商议,可不可以让孔子担任司寇之职,让他来管理鲁国的朝政呀!”

左丘明对他说道:“国君呀,您要好好想一想!孔子如果当了司寇,掌握国家政权,那些卿大夫就会失去权柄。既然这样,您与这些人商量能有什么结果呢!他们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一定会添油加醋地说孔子的坏话,为他出任司寇设置障碍。

“我听说,在周朝有个人,特别羡慕别人的裘皮服装,准备自己也做一件。他听人说,狐狸皮做的裘皮服装最为珍贵,脑子里就转开了念头:山上的狐狸非常多,为什么不上山去与它们商量一下呢?

“这样一想,他不禁高兴起来,往山上走去。刚上了山,他就遇到一群狐狸。这个人对狐狸们说道:‘亲爱的狐狸们,我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皮衣,因此来找你们商量一下,请你们把身上的皮剥下来送给我吧!’

“狐狸们见到此人要剥它们的皮,心中非常害怕,纷纷逃窜。一转眼就在高山深谷中消失了。这个人还觉得狐狸过于无礼,居然不给自己一点儿面子,心中十分生气。

“过了些日子,这人想祭祀祖宗,可是没有羊肉。他忽然想起,山脚下常有一大群羊在那儿吃草。于是,他便又高兴起来,来到山脚下,对众羊说道:‘亲爱的羊,我准备祭祀祖宗,尽一尽自己的孝心,却缺少羊肉。你们能不能急人所难,向我贡献一点儿羊肉呢?’众羊听了,吓得‘咩咩’地叫个不停,纷纷逃往密林之中。

“这样一来,这个周朝人十年也没有做成一件裘皮大衣,五年也没有完成一次祭祀典礼。这是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因为他找错了商议的对象。您想重用孔子,却要与那些即将失去权力的大臣商议,这与向狐狸要皮、向羊要肉有什么区别!”

鲁定公听了左丘明的话,才恍然大悟,说道:“你说得太对了!我现在想清楚了,就拜孔子为司寇,不和那些卿大夫商量了!”没过多久,鲁定公真的封孔子为司寇,让他行宰相之权。

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国势越来越强,威震天下诸侯,连强大的齐国都有些害怕。

后来,人们将“与狐谋皮”改为“与虎谋皮”。这个成语就流传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是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是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唐朝,苏味道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春秋,孟子

成语“桃李成蹊”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桃李成蹊”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汉朝,李广

成语“八面威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八面威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明朝,朱元璋

成语“金针度人”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金针度人”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唐朝,织女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晋朝,桓温

成语“亲痛仇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亲痛仇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汉朝,彭宠

“房”姓是如何来的?成龙的儿子为何叫房祖名?

“房”姓是如何来的?成龙的儿子为何叫房祖名?

现代,房祖名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汉朝,陈寔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汉朝,王尊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与虎谋皮”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