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战略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努尔哈赤会在辽西败给袁崇焕呢

还不知道:努尔哈赤为什么会在辽西败给袁崇焕的怎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当辽东被努尔哈赤攻陷之后,努尔哈赤便说:即征大明,岂能中止?一定要把对明朝的战争进行到。攻打辽西的战争就此开始。

辽西的战略地位怎样?

辽西是山海关的一道屏障。辽阳是东北统治的首府,他的失陷标志着明朝在东北的统治行将结束。因为辽东失陷,辽西就非常危险。如果辽西保不住,山海关就不能够保住。山海关是明朝东北方向的门户,是保卫京师的一道屏障,防备蒙古族与女真族(后金)的进攻,如果山海关不保了,后金就可以长驱直入占领北京。

明朝面对后金的进攻,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

沈阳、辽阳失陷之后,无论是百姓商人,还是士兵官员,他们纷纷四处逃窜,一部分去到山海关,一部分去山东半岛。沈阳失陷这个消息传到北京之后,皇上非常恐慌,紧急下令,让士兵做好守京城各个城门工作,并说今天下最重,最急,最难,措手者莫如辽事。

是战还是守?

当时朝廷讨论的焦点是,是战还是守?因为之前的惨败,造成损失三十万军队,大臣们已经没有人敢说要“战”。况且也没有那么多兵力进行反攻,只好选择采用“守”的方式。

有官员说放弃辽西,全面守山海关,但当即遭到人们的痛斥,因为放弃辽西,就意味着把山海关直接暴露在敌军面前。兵部尚书说:今辽左唯有辽西一块土地了,如果不固守怎么遏制他们长驱直入。每个方法都以保卫辽西为主。

广宁成为要守护的战略要地,派谁镇守?

广宁是辽西的一个重镇。保广宁以保辽西,被大家一致认可。但是要用谁呢?大家又想到了熊廷弼,熊廷弼有两次在辽的经历,而且非常懂军事,是很合适的人选,这时候他也不愿意再接受这个任务(熊廷弼之前镇守辽东,两次遭人排挤而辞官)。可是皇帝一再恳求,熊廷弼最终还是接受了任命,兼职兵部尚书,提出了著名的“三方布置策”。

“三方布置策”是什么?

一以广宁为主,前线抵御后金。二以天津等地为主,进行海上牵制,遏制后金进入。三把山海关设置为屯兵重地。(实施先守后战的方针)共集结了12万军队,出发时候,皇帝赐他一个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熊廷弼一人身上。

努尔哈赤进攻西平堡,罗一贯拔刀自刎

努尔哈赤先派他的第五子去侦察辽河情况。当时三岔河的桥/船都没有了,他们渡河未果。1622年冬天,河上结冰,努尔哈赤便发起进攻。把部队分为三部分,一路走柳河,一路走黄泥洼,一路三岔口。

当时辽河的守兵看到后金大部队,便纷纷逃跑了,努尔哈赤渡河后,直接进攻西平堡。当时一些将领要出城决战,士兵都纷纷劝诫,不要出城应战,但是他们不听,最后被斩于马下。

这时候李永芳就劝,剩下的守城将领——罗一贯,让其归降。罗一贯不投降,于是就展开战斗,战争中眼睛中箭,失去指挥,城内边停止了进攻,后金趁机进攻,城很快被攻破,罗一贯拔刀自刎。努尔哈赤部队血洗全城。

明军“沙岭打援”,孙德功暗投后金

王化贞派出三万军队,以孙德功为将领,去解救西平堡的危机,但是孙德功暗自投靠了后金,于是在沙岭碰到后金部队后,还没开始打,就大喊败了,自己调头就跑,士兵更是不知所措,跟着跑,结果一哄而散,任人宰杀。

内斗不断,熊廷弼与王化贞最后失守,被判处死刑

这时候,熊廷弼与王化贞发生分歧

广宁暴露在后金面前,这时候熊廷弼与王化贞两人的战略打法发生分歧。熊廷弼主张守,王化贞主张战。并且王化贞一再向朝廷请战,提出用六万人荡平后金的战略,说“中秋之夜可高枕无忧”。

一用李永芳做内应;(李永芳假意答应,把这话告诉了努尔哈赤,于是他们就将计就计借机窃取情报。王化贞一直蒙在鼓里,而且他还不知道孙德功其实已经暗中投金。)

二借林丹汗的40万部队。(林丹汗是一个部落,没有那么多部队,也不可能一心一意跟随明朝全部借给他。)

朝廷就听信了王化贞,督促熊廷弼进行战争,不要死守。熊廷弼个性很强,说王化贞破坏了他的战略。但朝廷决定留下王化贞,调离熊廷弼,就在这时,后金进攻,朝廷就决定,两个人一起合作,有功一起授奖,有过一同受罚,但是两个人各行其是。

熊廷弼与王化贞被判处死刑,遭斩首

孙德功答应努尔哈赤在广宁策反,活捉王化贞,把广宁城献给努尔哈赤。孙德功就四处散播消息,说敌人快到广宁城了,如何兵强马壮,百姓人心惶惶,很多人就开始逃跑了。王化贞此时还不知情况,依旧在书房在看书,手下进来时候,他还责怪手下未经允许,就进他的书房。

得知消息后,王化贞顾不得更多,收拾一点东西变逃跑了,路上碰到派兵增援的熊廷弼,熊廷弼这时候没去决定守宁远城,而是决定保护百姓退回到山海关,等于把宁远城献给你努尔哈赤。孙德功请你努尔哈赤进城,努尔哈赤进入城后,获得了大量战利品和物资。最后一把宁远城付之一炬。熊廷弼与王化贞被判处死刑,遭斩首。

宁远之战 ,努尔哈赤败给“孤城”袁崇焕

明朝的官员知道广宁失守,于是决定严守山海关。但是没有人愿意去守山海关。这时候袁崇焕主动请缨,守山海关,重守点守宁远,并且恢复了一些防御。

但是此时朝廷又开始党争,袁崇焕上司辞职,新上司决定重点守山海关,撤退所有其他防御,退回山海关。宁远成为一个孤城。努尔哈赤进军宁远,袁崇焕把城外物资销毁,把大炮台到城上进行反击。努尔哈赤送招降信,袁崇焕拒绝,战争开始打战。

袁崇焕及手下将领,先用火炮打远处的金兵,等他们到了城门下,发动百姓把火药与被子放在一起焚烧,扔到城下,并在城内抓间谍,努尔哈赤久攻不下,于是撤退。

努尔哈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后金,只适合在原野作战,面对有火器的城市,无计可施。袁崇焕把大炮放在城上,坚守,远可攻击,近可守,这样就后金只有挨打的份。之前都是,大炮也出城,军队也出城,经不起后金军队的冲击,大炮失效,军马被杀。还有一点是袁崇焕,发动老百姓,同仇敌忾。

努尔哈赤四十年第一次失败,郁郁不乐,不久病逝,但是到死也没明白为何败给袁崇焕,由此可见明朝军队的打法,却实可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三国纪灵是谁手下的将领?纪灵的武力水平怎么样?

三国纪灵是谁手下的将领?纪灵的武力水平怎么样?

三国,纪灵

刘备三顾茅庐才从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情结”有多强烈?

刘备三顾茅庐才从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情结”有多强烈?

三国,诸葛亮

赤壁之战曹操的损失究竟大不大?究竟是谁放的火?

赤壁之战曹操的损失究竟大不大?究竟是谁放的火?

三国,曹操,周瑜

李商隐“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是谁?汉文帝刘恒的结局是什么?

李商隐“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是谁?汉文帝刘恒的结局是什么?

汉朝,刘恒

朱元璋和厨子的关系到底有多好为什么会因为儿子打他而生气呢

朱元璋和厨子的关系到底有多好 为什么会因为儿子打他而生气呢

朱元璋,厨子

魏忠贤时期为什么明朝能压着皇太极打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魏忠贤时期为什么明朝能压着皇太极打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魏忠贤,皇太极

是什么让"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谊痛哭流泪?

是什么让"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谊痛哭流泪?

贾谊,汉朝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刘备因此沦落到卖草鞋!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刘备因此沦落到卖草鞋!

汉朝,刘彻

当初朱元璋只是一个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郭子兴是怎么看上他的

当初朱元璋只是一个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 郭子兴是怎么看上他的

郭子兴,朱元璋

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为何能轻易将他拿住?

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为何能轻易将他拿住?

汉朝,韩信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辽西战略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努尔哈赤会在辽西败给袁崇焕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