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危难之时,楚顷襄王是如何坐稳王位的?

楚国危难之时,楚顷襄王是如何坐稳王位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诸侯纷争不断,各国势力纵横捭阖,共同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每个国家都可能在不经意间遭遇破灭,这也刺激当时社会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盛景,并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其中就有一则关于楚怀王之子芈横轶事,凸显出当时天下局势的复杂和古人的智慧。

自从秦孝公时期,秦国推行商鞅变法之后,逐渐崛起成并改变了天下格局。后又经历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襄王的发展之后,一跃成为华夏最强诸侯。而曾经王霸一时的楚国,正是在此阶段遭到秦国连番攻击,于楚怀王时期走向衰落的。

当楚怀王为与秦国重修于好,和秦昭襄王会盟于武关,却遭扣押胁迫割地。当时楚国太子芈横正在齐国做人质,与楚国是联盟关系。只不过此时的中原格局早已从秦、楚、齐三强并立转化为了秦、齐并驾齐驱的态势了,因此在齐楚联盟中,齐国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原本按照道义来讲,齐国是应该将楚国太子放回去继承王位,可齐湣王却以此要挟楚国太子,想要割取楚国东边,靠近齐国的淮泗一带500里土地,这与秦国扣押楚怀王的性质没有什么两样。

当时的天下诸侯纷争不断,分分合合、敌友变换不断,因而齐国并不能保证楚国会一直成为自己的盟友,将安身立命的土地掌握在手中才是最实际的。但是土地对齐国重要,对楚国同样如此,太子芈横既不想背负割地的骂名,又需要着急回国继承王位,因此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面对如此难题,年轻的芈横显得束手无策,幸好他的身旁有一位老师,名字叫做慎子。慎子是赵国人,法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在齐宣王、齐湣王时期来到齐国稷下学宫讲学授教的,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他就为芈横提供了一套说辞,“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意思是说土地是用于安身立命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废弃为父亲送葬(当时楚国人对齐国说楚怀王于秦国遭到不测,故而要迎回太子),那样就是不敬孝道。有了这套说辞之后,芈横也就卸了心理负担,颇为慷慨的答应了齐国的要求,顺利回到楚国继承了王位,是为楚顷襄王。

当楚顷襄王继位之后不久,齐国就派人前来要求接收事先承诺的500里地。虽然双方有所承诺,但是真到割地之时,楚王还是不舍得的。于是他又一次请教慎子,询问解决办法。慎子不愧为大才,他告诉楚王,作为君王不应该什么事情都自己拿主意,而要先行听取臣子的意见,察纳雅言,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于是在楚国廷议之时,朝臣们在楚王的要求下展开头脑风暴。上柱国子良认为大王的话一言九鼎,既然实现已经许诺给了强大的齐国,那么如若不予以履行的话,就会失去信誉,日后就无法取信于其他诸侯了,讲信用不是示弱,所以建议割地于齐。另一位楚国臣子昭常就不同于子良的观点,他认为土地是国家的基础,割地就会导致国力的衰退,楚国就再也不可能成为强国了,因此请愿楚王派自己去驻守东边。第三位发言的大臣景鲤是楚国宗室,他同样认为不应该割地于齐,但认为楚国早已衰落,根本难以独自抵御齐国,因此自荐去秦国寻求援兵。

楚国的这三位臣子的发言,简短精干,直冲要点。首先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解释自己观点的理由,最后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清晰,效率高超,有理有据,敢于担当,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朝堂上普遍存在的风尚。只是建议已经摆出来了,道理也都表述得非常清楚,该如何抉择却依然需要楚顷襄王来决定。

楚王再次求助于慎子,毕竟三人的解决方案截然不同。但慎子给出的答复却令人咋舌,他告诉楚王,既然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就全都采纳,只是具体措施上需要进行一番算计。

在慎子谋划下,楚王首先将提议割地的子良派遣到齐国献地,以麻痹齐国。齐国果然没有做好战备,就直接派遣使者前去楚国接受土地了。然而另一方面,楚王早已任命坚决抵御的昭常为楚国大司马,奉命驻守楚国东境。当子良带着齐国使者前来接受之时,昭常却表示自己要与楚地共存亡,并已经动员了近乎30多万楚人守卫。这些楚国军队上至60岁的老人、下到未成年的孩童都有,也就是昭常准备要打一场全民防御战。齐王非常生气,就询问子良究竟是怎么回事。子良当时其实也蒙在鼓里,眼见齐国震怒,就说自己是奉楚王命令前来的,直言昭常必定是假传王命,应该予以讨伐。

到了这个时候,齐国才开始整军备战,准备起兵讨伐昭常,不料却后院起火。原来此时景鲤已经说服秦国,派遣大军朝齐国方向逼近。考虑到当时的形势,齐国不得不选择退兵,500里地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慎子的做法,既使得年轻的楚王看清楚了麾下臣子的能力,也让众臣集思广益,所建议的计谋都被采纳了一部分,从而完美地实施了一次决策。虽然因为此事让秦国获得介入楚国事务的把柄,却也解决了眼前割地的存亡危机。

这个故事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不过沧海之一粟。但却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迸发出了诸多智慧,直至今日也未曾过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朱元璋打仗那么的厉害那你知道他曾经向元朝投诚过吗

朱元璋打仗那么的厉害 那你知道他曾经向元朝投诚过吗

朱元璋,元朝

西汉国力鼎盛时期在汉宣帝时期为何知道他的名声的不多呢

西汉国力鼎盛时期在汉宣帝时期 为何知道他的名声的不多呢

汉朝,汉宣帝

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吕雉为何没像武则天那样称帝?

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吕雉为何没像武则天那样称帝?

汉朝,吕雉

周亚夫和汉景帝的矛盾是什么为何他晚年会在牢中被活活饿死

周亚夫和汉景帝的矛盾是什么 为何他晚年会在牢中被活活饿死

汉朝,周亚夫

魏延提出的奇袭子午谷之计,诸葛亮为什么反对?

魏延提出的奇袭子午谷之计,诸葛亮为什么反对?

魏延,三国

代善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会被废除太子之位?

代善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会被废除太子之位?

代善,清朝

西楚霸王,为何项羽要分封诸侯?

西楚霸王,为何项羽要分封诸侯?

项羽,秦朝

陈汤晚年为何会如此的凄凉原因出在自身毛病上

陈汤晚年为何会如此的凄凉 原因出在自身毛病上

陈汤,汉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身份却引发争议?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身份却引发争议?

成吉思汗,宋朝

南宋皇帝为何盛行主动退位?连续禅让的三位皇帝分别是谁?

南宋皇帝为何盛行主动退位?连续禅让的三位皇帝分别是谁?

南宋,宋高宗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楚国危难之时,楚顷襄王是如何坐稳王位的?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