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社区应急教育研究》

摘要:应急教育是一种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更是一种国民素质教育。社区是社会成员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各类突发事件的直接承载体。对社区居民群众实施应急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及应急心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物损失、对于整个社区的平安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 应急教育 意义 路径

社区是现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各类突发事件的直接承载体,以社区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应急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加强社区应急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区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各个社区。社区发展的好坏,社区的和谐安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作。如何使社区居民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保持客观冷静,通过自救、互救等方式有效躲避灾难和伤害,减少人员财产损失,应该成为现代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地域范围内的居民群众开展各种突发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及应急心理的教育培训,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对于公众科学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较为迅速地脱离危险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物损失、对于维护社区稳定进而促进整个大社会环境的有序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社区应急教育的有效路径

社区应急教育是一个包括应急知识教育、应急技能培训和应急心理培育等丰富内涵的系统活动。

(一)广泛宣传,加强社区居民应急知识普及

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应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分类开展教育。事前应急知识教育应重在讲授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特点及避险方法。事中应急知识的教育应重在讲授事件发生后,如何作出迅速反应,通过有效的自救或是互救的方式应对突发状况。事后应急知识的教育应主要以抚平社区公众遭受的心灵创伤和打击为主要目的,在较短时间恢复正常秩序,为后续救助创造顺畅的条件。

社区借助专题展览、专家咨询、科普读物、视频资料及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有关地震、海洋、气象、火灾等不同类型突发事故的应急知识。社区向居民普及应急知识时必须确保知识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应急知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社区群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的成败。

(二)开展仿真演习,提升社区居民应急技能

应急技能培训重在教会个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行动,要通过定期开展仿真演习,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应急技能。

以石家庄为例,该市经常请业务精良的消防官在各大社区指挥应急疏散消防演练,消防官兵介绍灭火器的使用和火灾扑救的原则及方法,并深入讲解自救方法及基本要领,包括逃生路线的选择、结绳自救、固守待救等逃生方法。这些举措在提高全市各社区居民的消防意识、和火灾应急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区要在政府部门领导下,联合区内水、电、气、暖等机构,借助志愿者、大众传媒等力量开展应急演习,针对山洪、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甚至是多灾并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应急反应演习,训练社区居民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的应急技巧和应急处置能力,使他们学会在危机中的自救、互救技能和方法,提高危机应对中的有序性和组织性,从而形成较强的社区危机应对能力。

(三)培育社区居民健康的应急心理

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往往情绪失常,心理恐慌,可能延误避难时机,或是做出不恰当的应急途径选择。只有具备良好的应急心理,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自救、互救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经常性的逃生教育对于培育应急心理尤为必要。汶川地震过程中,一所学校的几百个学生迅速有序地从楼内撤离到操场,而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该校校长每年对学生、老师进行的逃生教育。

培育社区居民成熟的应急心理,需要常态化的教育和仿真演习。日本许多城市设立了危机体验室和训练屋,让观众体验危机现场并训练其应对能力,极大地增强体验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社区可以通过经常性的体验式教育、互动式教育和全覆盖的感官式强化教育等方式,使群众在不断的亲身参与过程中形成渐趋成熟的应急心理,进而增强突发危机事件时人们的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效果。

(四)成立社区应急处置机构,宏观管理社区应急教育工作

开展社区居民应急教育,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应急处置领导机构。各社区应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宏观管理整个社区的应急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分级部门,分工负责应急资金配备、人员培训、演练及应急设施建设等工作。领导机构必须制定严格的规范和制度体系,为社区应急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实现社区应急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

开展社区应急教育,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项基金,每年安排大量经费用于各种应急教育培训,大力的经费投入促进这些国家防灾应急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公众应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社区应急教育可以借鉴该做法,在领导机构管辖下,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资金管理及使用制度,保证应急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地用于应急设施设备建设、专业人员培训、仿真演习、应急知识教育等方面。

三、结语

明者防患于未然,智者图患于将来。应急教育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的常态事业。社区要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的应急教育体系,动员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应急培训教育和演习,培养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全民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社区应急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公众健康安全地享受生活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1(8).

[2]杨明生. 公众应急教育亟待与时俱进[N].光明日报, 2011,3(22).

[3]吴洪华.学校应急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08(10).

[4]宋勇.浅论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教育[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来源:学习资料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11大常考题型+历年高考真题汇总练习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11大常考题型+历年高考真题汇总练习

高中数学11大常考题型

高中英语必修1-选修8派生词汇总,高一高二高三必看!

​派生词,是英语主要的构词法。这方法是借前缀或后缀之助,制造出派生词,主要有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三种。前缀以否定前缀-等为主,使延伸出来的派生词变成反义词。今天为大家总结了高中英语必修一~必修八的派生词汇总,方便大家记忆。

高中英语必修1-选修8派生词汇总

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更新!8省已公布!

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更新!8省已公布!

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

江苏: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预计2月底发布考试成绩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笔试)于1月17日17:30顺利结束。评卷工作将于1月18日开始,预计2月底发布考试成绩。

江苏2022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甘肃: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一考试成绩查询公告

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一考试成绩查询系统将于2022年1月18日18:00时左右开通。

甘肃2022年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一考试成绩查询

清华北大2022年数学英才班结果出炉!(附部分入选名单)

近日,清华、北大2022年数学英才班入选结果出炉,更三高考收集到分入选同学的名单。供大家查看!清华北大2022年数学英才班结果出炉!(附部分入选名单)

2022数学英才班入选名单,清华数学英才班入选名单,北大数学,清华北大2022年数学英才班结果出炉!(附部分入选名单)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1、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的专业名单国家示范专业:物业管理、市场营销财政部、教育部立项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金融管理与实务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会计、图形图像制作、物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与实务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计算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1、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的专业名单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省级骨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业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1、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最好的专业名单教育部和公安部审批确定的公安类国控专业(3个):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教育部和司法部审批确定的司法类国控专业(7个):刑事执行、刑事侦查技术、行政执行、司法警务、司法信息技术、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戒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的专业名单国家级重点建设示范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畜牧兽医、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国家级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专业:中药制药技术、物流管理宁夏自治区级重点建设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宁夏自治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新高考-学习资料-公文写作-有关教育研究的论文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