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申论写作指导:善用题干 结合热点 把握作文脉络

对于申论文章写作来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总分论点的选取对于整个文章的框架搭建非常重要,而如何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立意,就需要我们先看题干,寻找一些关键信息,再仔细梳理材料,进行二次验证,惟其如此,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命题人的观点,再结合一些时政热点,文章的书写就会更有深度,展现出一种时代性和敏感度。所以,今天就通过2021年国考申论副省级作文题目,首先来讲讲,如何巧妙的分析题干,结合热点,来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

下面是作文的题干部分:

“给定资料1”中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阅读题干,我们发现两句话,就要深入思考两句话分别什么意思,且两句话有什么联系。那么,分别来看一下:

第一句: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本句话中有4个意象需要把握——“夜色”“黑凉”“前行”“曙光”。

分析一下:

夜色,描述主体所处背景环境

黑凉,描述主体的处境和遭遇

前行,描述主体的目标和坚持

曙光,描述主体这样做带来的积极影响

得出初步的总论点:只要坚定目标,勇敢前行,就一定会冲破阻碍,获得【主体】xx的成功。

从这个切入点,同学们也可以把这些意象同我国当前的实际进行联想:

1.夜色,描述主体所处背景环境。联想中国现在正处于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接力阶段,正是到了“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艰险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向民族复兴的每一步迈进,都是一次负重前行、艰难攀爬,都是一次披荆斩棘、闯关夺隘。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由此观之,这样时代下的中国发展的背景,与题干中的夜色是不是相吻合了?

2.黑凉:描述主体的处境和遭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两个大局,一个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决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而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而新冠肺炎的爆发更是让我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体会。从整体形势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使得大国博弈更加激烈,世界秩序加快从旧秩序向新秩序切换,世界业已进入动荡变革期;从经济形势上看,新冠疫情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止步不前,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重创。这进一步推动全球产业布局向区域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势头将不可避免的减缓。从政治体制上看,某些西方大国推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加剧了现有国际治理体系危机,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而这个处境和题干中的“黑凉”非常的相似。

3.前行:描述主体的目标和坚持。在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黑凉夜色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毫无疑问,自然是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向民族复兴前行。这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的方向是向前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只有保证制度优势,保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这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持续向前。

4.曙光:描述主体这样做带来的积极影响,其实又是未来出现的利好局面。结合前面,曙光怎样才能出现?首先肯定要前行,确定目标,不断前行,才会出现曙光,前行是曙光出现的必要条件,不前行自然没有曙光。

再看第二句话: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分析得出:

1、改革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

2、改革成功离不开理性的思考

可见,作文的主题,可初步确定为——改革。

接着,思考题干中的2句话有什么关联呢?

第一句告诉我们:只要坚定目标,不断前行,就一定会取得xx的成功。可见,第一句也正是呼应第二句:曙光指的便是改革的成功

因此,得出:

第一句:改革成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

第二句:改革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

改革成功离不开理性的思考

从题干拆分得出分论点,可得出:

改革成功=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理性的思考

联想实际,进一步开拓思路:

坚定的信念是什么?可能有: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信仰坚定、矢志不渝……

务实是什么?可能有:为人民服务。那就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理性思考是什么?可能有:要把握客观规律,要科学谋划布局,开拓创新……

至于文章的分论点到底应该如何书写,我们还需要进行第二步,即材料分析,回到资料中去提炼、去寻找,以便更加符合命题人的意图。

来源:大学必备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召公谏厉王弭谤》古诗_作者佚名_古诗召公谏厉王弭谤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召公谏厉王弭谤》作者为先秦佚名。其全文如下: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

召公谏厉王弭谤古诗,召公谏厉王弭谤作者,召公谏厉王弭谤的诗意

《唐雎不辱使命》古诗_作者刘向_古诗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唐雎不辱使命》作者为先秦刘向。其全文如下: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

唐雎不辱使命古诗,唐雎不辱使命作者,唐雎不辱使命的诗意

《曹刿论战》古诗_作者左丘明_古诗曹刿论战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曹刿论战》作者为先秦左丘明。其全文如下: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古诗,曹刿论战作者,曹刿论战的诗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古诗_作者庄子_古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作者为先秦庄子。其全文如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古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作者,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诗意

《大道之行也》古诗_作者佚名_古诗大道之行也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大道之行也》作者为先秦佚名。其全文如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也古诗,大道之行也作者,大道之行也的诗意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古诗_作者列御寇_古诗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作者为先秦列御寇。其全文如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 一作: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古诗,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作者,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的诗意

《夸父逐日》古诗_作者佚名_古诗夸父逐日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夸父逐日》作者为先秦佚名。其全文如下: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古诗,夸父逐日作者,夸父逐日的诗意

《智子疑邻》古诗_作者韩非_古诗智子疑邻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智子疑邻》作者为先秦韩非。其全文如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

智子疑邻古诗,智子疑邻作者,智子疑邻的诗意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古诗_作者佚名_古诗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作者为先秦佚名。其全文如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古诗,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作者,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的诗意

《晏子谏杀烛邹》古诗_作者刘向_古诗晏子谏杀烛邹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晏子谏杀烛邹》作者为先秦刘向。其全文如下: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

晏子谏杀烛邹古诗,晏子谏杀烛邹作者,晏子谏杀烛邹的诗意
新高考-大学必备-公务员考试-2022国考申论写作指导:善用题干 结合热点 把握作文脉络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