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理工大学招生网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首页 (njust.edu.cn)
2.南京理工大学办学特色
一、献身精神源自学校被赋予的强大国防使命
1952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鏖战正酣,时任志愿军代司令员的陈赓被调回国内,负责筹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陆海空军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学院。1953年9月1日,仅仅一年多时间,这所学校就在哈尔滨隆重举行了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毛泽东主席在给其的训词中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对于我国国防事业具有极重大的意义”。由此,学校被赋予了“强大国防”的光荣使命。1959年2月23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参观“哈军工”时说:“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1960年,按照“哈军工”建院时的战略设想和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炮兵工程系率先从“哈军工”分建出来,从此开始了南理工独自创业、负重发展之路。当时正面临 “三年困难时期”、苏联专家撤走等艰难的条件,但南理工的广大教职员工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克服种种困难,在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里,就将原来的一个系扩建成一所拥有7个系24个专业的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当年就开学上课。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内,学校又克服了“两次搬迁”、“三地教学”、“四处为家”等诸多困难,终于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再次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一个奇迹。
1966年,学校转为地方建制,但强大国防的使命没有变,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没有变,全体师生员工铸就的献身精神的作风品格也没有变。即使在“十年浩劫”期间,仍有一大批干部与教师在执着地追求真理,无私无畏地为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奋斗着。尤其是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南理工的科技工作者们抓住机会,以改善我军武器装备为目标,又组织起科研队伍,开展了以“科82”无座力炮系统、62单兵火箭杀伤钢珠弹、地炮指挥仪为重点的科研工作。正是在“十年浩劫”期间有一大批教学科研人员仍在坚持忘我地工作,使得学校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一举获得了16个奖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这批获奖成果,绝大多数是国防项目。科研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带动着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迅速提升,使得学校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成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院校。
国防科技事业是一项神圣而特殊的事业,关乎国家安全与尊严。投身其中的人既面临危险,又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还要舍得把自己的一切默默无闻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1983年,经过充分讨论,学校提炼出“团结、献身、求是、创新”八字校风,很快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并认定“献身”精神是校风的核心。“团结”,需要放弃或者牺牲一些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这是一种献身;献身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执着的追求,这就是“求是”;“创新”,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与无畏的探索,这也是一种献身。这种献身精神,在南理工人身上具体表现为:敢于牺牲的勇气、勇于超越的雄心和甘于奉献的胸怀,一言以概之,就是奋勇争先。正是这种精神,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南理工人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为着同一个事业共同奋斗;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南理工人不断进取,力争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个领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正是这种精神,让南理工人以强大国防为己任,默默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二、献身精神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也改变了中国高校原有的结构与格局,高校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与此同时,新时期高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军事变革,也给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与国防战略需求的调整,许多国防性质的院校都在大幅删减国防科技学科与专业,很多教师不是“下海”,就是转向通用热门学科,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南理工人认识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一个经济繁荣的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才能担当得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为不战而战”,是国防科技事业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发展目标。因此,国防科技事业作为国家战略性行业,永远都需要为其奋斗的高等教育,永远都需要一大批富有献身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
学校在大力拓展通用学科的同时,保留了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并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一大批富有献身精神的教师仍致力于这项事业,创造了丰硕成果:发明了国内第一台防爆型机器人、第一套自主式无人驾驶平台、第一个坦克主动防御系统;创造了新型膨化硝铵炸药、超细粉碎技术、火箭底排复合增程技术;提出了内弹道势平衡理论、中间弹道理论;设计制造了填补国内空白的78式82无座力炮、分装式迫击炮等一批装备部队的新型武器;含能材料量子化学研究、军用光学研究等方面也都在国内领先。如今学校已经成为我国兵器装备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仍保有我国兵器系统配套最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有些学科还是全国唯一,常规火力火控系统等学科专业代表了我国最高水平。面向高新技术条件下战争的特点和武器装备要求,学校努力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成为我国新概念武器和高新技术武器探索和研究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学校依托国防特色的学科专业,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的国防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直接为军队与国防科技行业培养富有献身精神的科技人才。学校招收国防生参与强军计划,与军队联合培养军队后备干部;与南京军区联合建立“师团职领导干部专修班”,为军队培养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新型军事人才;与国防科技行业合作,建立了“4+X+1”军工专业人才培养实验班,接收军工企业选送的武器类专业插班、跟班进修生;面向国防行业招收工程硕士。目前,这个培养体系已经为国防行业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坚持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的同时,南理工人奋勇争先,抢抓机遇,以优势学科为基础,积极向通用学科拓展和延伸,拓宽专业口径,建立新专业,扩大服务面向。经过几年的调整,学校由单一的军工院校迅速发展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大学。
三、献身精神形成学校氛围独特的教育环境
“人能弘道”。五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南理工人在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中默默奋斗着,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献身精神,又在与时俱进地丰富着献身精神的内涵,在他们身上,献身精神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一种为国防、为国家、为真理而执着奋斗的人生境界。2003年,在建校50周年之际,学校再次对办学传统与精神文化进行深入研讨,赋予了“团结、献身、求是、创新”新的内涵:团结是包容、协作,是团队合作的凝聚力量;献身是奉献,是追求,是执着进取的精神境界;求是,是探索,是求真,是理性务实的科学素养;创新,是超越,是创造,是成就进步的不竭源泉。
浦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外弹道学家,是南理工第一代教授,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防科技事业,发明了整体脱壳穿甲弹,首创了空用脱壳弹,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退休后仍心系国防,2002年生病之时,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将这些资料留给后人,所以抢在自己去世前一个星期将资料整理好交给了学校,为国防科技留下了宝贵的科研资料。
王泽山院士是“哈军工”分建后南理工培养的第一代学生,毕业后一直钻研火炸药。1985年开始挑战“废弃火炸药无公害处理及其再利用”这个世界公认的难题。几年后,一堆堆危险有毒的过期火炸药变成了二十余种畅销国内外的军用和民用产品。王泽山院士获得了1993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突破性技术――低温感发射技术和提高能量利用率的装药技术,对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革命性变化。199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他说:我们已习惯于从工作、从奉献中寻找乐趣。
此外,在试制反坦克火箭时炸断了五指的许哨子教授、在科研时烧伤了面部的赵宝昌教授;还有“万难不退”的光学测试专家陈进榜教授、“与癌症赛跑”的火控专家郭治教授;还有贺安之教授、杨静宇教授、方大纲教授、周长省教授等等,他们都在国防科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届江苏省教学名师黄锦安教授1978年留校任教,他从“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定期与他们交流,给予耐心辅导,甚至没有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辅导功课,他的孩子含泪感慨:宁愿做他的学生,也不愿做他的儿子。
“师者,人之模范也”。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八字校风已经成为南理工教育工作者的为师之道,他们在科技领域奋勇争先,以“创新”追求超越,在教育事业中默默奉献,依“求是”探究真理,他们“以身立教”,构筑了南理工独特的文化环境与育人环境,影响与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四、献身精神贯穿学校文化与素质教育全过程
一所大学,既是“摇篮”,更是“熔炉”,知识教育体系可“成器”,精神与文化教育体系才能让大学生“成人”,尽管大多数本科生学习的专业已经不是纯粹的国防科技专业,但学校一直注重养成教育与国防教育,把传统与精神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之一,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国防情结”,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让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八字校风成为大学生的信念与目标,并内化为他们成就事业所必须的优秀品格。
首先是思想引导,把国防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以学生思想品德课与形势政策课为平台,把校史、校风教育引入课堂,让大学生充分认识与理解校风精神的内涵;其次是文化熏陶,1983年校风精神提炼出来后,学校立即延请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了苍劲有力的八个大字,并镌刻在学校标志性建筑物与宣传品、纪念品上,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是开展主题教育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新生入学宣誓和毕业生毕业宣誓,组建国旗班,每月开展一次“升国旗,爱祖国”活动,每年利用暑假开展“国防行”活动让同学们到祖国各地的国防科技重点单位去参观、调研等,使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感受校风,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
如今,“团结、献身、求是、创新”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信念,尤其是奋勇争先的献身精神已经成为南理工大学生特别的个性品质。这主要表现在,虽然南理工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对高薪职位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但他们仍秉持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利益,愿意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奉献青春。上世纪80年代,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应届毕业生主动请缨去新疆工作。1987年,当时3系的83名学生党员联名写下决心书,表示“党和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第一志愿”。2000年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时,南理工毕业生中又涌动“西进潮”,到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以往提高了10个百分点。如今,国家号召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又有一批毕业生积极响应。骆林超1997年毕业时,作为学生干部和党员,有宝洁、美的等著名公司的召唤,可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毅然选择回苏北老家,现已任泗阳县新东方中等专业学校董事长。2006年12月,作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巡回报告会”报告团的5位成员之一,宣讲自己的创业历程。他动情地说,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最重要的不是学历和工作经验,而是对工作的态度。积极投身到国防科技事业中,更能体现南理工毕业生的献身精神,1999年以来,学校每年都超额完成向国防科技单位输送人才的指标,2007年,本科生超出60%,研究生超出了67%。
五、献身精神铸就学校毕业生鲜明的人格标识
五十多年来,学校共培养了10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国防情结与献身精神已成为他们特有的品质,成为他们成就事业的精神动力,成为他们铸就辉煌人生的崇高境界。
1982届毕业生胡卫毕业时,主动选择到甘肃天水的某军工厂工作,后来被调到了偏僻艰苦的装甲兵某研究所。2000年胡卫被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这种病随时都有猝死的危险,若不静养,最多能活2~5年。家人劝他病退,所党委也根据医院诊断意见,做出让胡卫全休静养的决定。是选择安逸享乐,还是笑对死神,继续工作?胡卫做出了一生中最坚定、最艰难,也是最重大的一次人生抉择――“与其躺在家里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等死,不如活一天就干好一天”。在这5年中,胡卫冬天北上林海雪原、夏天南下边防海岛,用“半条命”几乎跑遍了全军装甲部队,拼出了9项科研成果,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4月29日,胡卫倒在实验室的工作台上,把自己的最后一次心跳献给了他一生所挚爱的国防科技事业。
1964届毕业生解放军炮兵技术学院刘怡昕院士被誉为“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典范”。有一次批改作业时,他发现学员小张在站岗,想到自己要出差会耽搁几天,他拿起作业本和出差的箱子赶到哨位,站在雪地里为学员批改作业。刘怡昕说,对学员负责,就是对事业负责,对胜利负责,这是我们教员神圣的责任。
献身,是奋发有为成就事业的条件,是敢于牺牲求胜利、求发展的奉献,也是追求科技进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造力。
1968届毕业生潘德炉院士是我国海洋水色遥感科学和遥感模拟仿真科学的奠基人,因为给“神五”轨道舱“安眼睛”而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79年进入南京理工大学后一直读到硕士毕业的谢大雄,率先开发成功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从移动交换到基站的全套CDMA产品,填补了我国商用CDMA产品的空白,获得了2003深圳市首届“市长奖”。
1985届毕业生卢柯2003年37岁成为中科院院士,在他25岁时就因为“发展了一种制备无微孔隙和界面污染金属纳米材料的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使我国在纳米晶体研究领域一跃进入国际前列。
以上只是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的几个杰出代表,他们回母校与在校大学生交流时都认为,学校的传统和精神对他们的成功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如今,南理工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防科技战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学校1000多名毕业生在国防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有200多名校友成为国防科技领域总师级的领军人物。可以这么说,新中国兵器科学与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凝结着南理工人的无穷智慧;国防科技战线上每一个重大项目研制,也都渗透了南理工人的辛劳汗水。
强大国防是南京理工大学的光荣使命,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则是南京理工大学精神文化的积淀,也是学校的办学育人理念。它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南理工人奋勇争先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