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专业介绍
序号 |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
材料物理 | ||
2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3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工程 | ||
4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
网络工程 | ||
5/6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土木工程 | ||
安全工程 |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
建筑学 | ||
工程管理 | ||
7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应用化学 | ||
应用化学(中外合作) | ||
制药工程 | ||
环境工程 | ||
8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轻化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生物工程 | ||
9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艺术设计 |
绘画 | ||
10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会计学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
市场营销 | ||
市场营销(中外合作) | ||
工程管理 (工业工程与生产管理) | ||
11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德语 | ||
14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园林 |
园艺 | ||
15 | 轨道交通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轨道通号技术)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辆工程) | ||
土木工程(轨道工程) | ||
交通工程(轨道工程) | ||
21 | 人文学院和思想政治学院 | 社会工作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文化产业管理 | ||
22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
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
1.教学理念特色——将“3C能力”(精技、协同、创新)培养理念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
中心紧跟行业发展,全面对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能力模块”对接“岗位需求”,梳理了8项实验实践核心能力,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基于协同理念,依托BIM平台,实现专业协同;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育人协同;利用仿真技术,实现虚实协同。
2.教学体系特色——以教学平台链对接建筑产业链,构建了“三平台-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基于“3C”教学理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营-维护等主要环节产业链,整合学院的优质实验资源,以实验教学平台链对接建筑产业链,构建了以三平台(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四层次(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工程实训和创新实践)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通过三大平台获得分层递进的实践能力培养。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进行学科交叉融合,有层次、分阶段、有侧重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基础、工程素养、工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将学生的专业兴趣、知识与能力与行业导向这三个维度有机叠加并融入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中。
3.方式方法特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基于项目导学方式,以事物发展规律为主线,将各层次的实验知识点有机串联为实验教学链,使学生在实验中逐步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和方法,培养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素养。依托BIM平台,将课题团队化,让各专业学生加入,实现协同作业,颠覆了以往单一的沟通方式,模拟一个真实的工程建设环境,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组织沟通等能力。
4.校企联合特色——深化“中心+基地”协同育人机制,专业发展与行业同步
与上海建工等20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实验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多方面深化合作方式方法,达到协同育人。依托校企战略联盟,将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和实践实训环节与行业需求和工程应用相结合,从城市建设与运营安全一线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校企师资队伍、企业技术培训、人才输送、产学研等多个方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纵深开展,为建筑行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中心+基地”的协同平台切实发挥了作用,在管理制度、教学成果、师资队伍等方面已形成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