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要对李陵施加腐刑?真相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迁替李陵求情有理有据,汉武帝为何还要对他施加腐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在以五千步兵对阵匈奴八万骑兵的战争中战败投降,司马迁认为李陵的投降是情有可原的,震怒之下的汉武帝对司马迁施行腐刑。那么,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样的呢?汉武帝的做法合不合适?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骑兵三万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汉武帝欲令李陵护送粮草,而李陵却想独当一面,他向汉武帝请步兵五千,欲直捣单于王庭,汉武帝十分感动然后同意了。李陵率兵五千从居延出发,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被三万骑兵包围,李陵越战越勇甚至险些将匈奴击溃。直到他的部下被俘,匈奴得知李陵仅有五千人,于是调动八万大军继续猛攻,李陵部队在一天之内射光50万支箭,八天八夜内大概杀敌上万人。到最后连武器都没有了,只能用木车辐继续作战,在士卒精疲力竭,又没有任何援兵的情况下,李陵命部下自求生路,自己则选择了投降。

李陵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后,“上(即汉武帝)欲(李)陵战死”,却得知他投降了,非常生气,群臣也都怪罪李陵苟且偷生,只有太史令司马迁站出来说:“李陵对家人孝悌,又礼贤下士,‘有国士之风’,现在他战败投降了,大家却都开始说他的坏话,实在令人心寒!再说,李陵以步兵五千对阵匈奴八万骑兵,士卒即使‘张空拳,冒白刃’,至死都听从他的指挥,‘虽古名将不过也’。现在他虽然投降了,也足以宣扬大汉天威。再说了,他之所以不死,可能就是要找机会报答陛下!”汉武帝在盛怒之下,听见司马迁给一个卖国贼求情,便给司马迁施以腐刑。

《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写道:“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意思是“我和李陵虽然在同一个地方办公,但私下里没有一点交情”,但是“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意思是“我给李陵求情,纯粹是就事论事”,同时“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可惜我说话“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

站在现在的角度来说,“言者无罪”,汉武帝自然不该对司马迁施加腐刑,但是如果回归到当时视角呢?在战争期间,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良将向敌国投降(后来还成为匈奴的高级将领),然后司马迁对人不对事地替“卖国贼”李陵求情。那么,是不是每个叛国者都有无奈的理由呢?司马迁说得再有道理,准备长期作战的汉武帝会允许自己的下属给叛国者求情吗?如果汉武帝赦免了李陵和司马迁,是不是等于默许了叛国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汉朝,刘邦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三国,法正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三国,刘备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唐朝,秦琼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康熙,容妃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黄锡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三国,赵云,魏延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明朝,朱元璋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楚怀王,春秋战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汉武帝为什么要对李陵施加腐刑?真相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