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吾是什么样的人?一个纨绔的公族子弟的背信弃义

纨绔的公族子弟:晋惠公夷吾的背信弃义。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晋惠公姬夷吾在国人的印象中是很贤明的,跟申生、重耳处于同等的地位。晋献公的态度也至为关键,三大公子在应对骊姬派系的阴谋时,申生和重耳所面对的诬陷更为激烈,骊姬派系采取的策略是聚集力量逐步攻破,最开始集中力量对付申生,驱逐至于诬陷,诬陷至于逼死。

而申生之所谓谋反和自尽,显然是晋国相当严重的政治事件,骊姬借申生事件,把蜘蛛网撒向了重耳和夷吾,这两位的声望和力量,跟申生相比都要弱小的多,申生当年分封之地乃是晋国的圣地所在曲沃,而重耳和夷吾则是在靠近母舅之国的边境之地,这本身说明重耳和夷吾,在晋献公的眼中并不是什么具有重大威胁的力量,对两大公子的作战,无非更多可能来自骊姬派系而已。

跟重耳的历经磨难相比,夷吾的人生相对来说要顺利得多,虽说在流亡道路上夷吾可能遭遇过跟重耳相似的境遇,不过重耳有的夷吾一样都没有少,晋国国内的贤名,跟随身边的贤臣,夷吾在流亡时期跟重耳是平分秋色的。但是重耳流亡的国家之多,可谓是贯穿当时的整个诸侯列国,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又自南向北,重耳的人生更为颠沛流离,在数年之后才得返回晋国成为国君,而那时候的重耳已经是四十多岁了。

夷吾则不同,夷吾逃往的国家是梁国,而梁国在当时临近秦国,可说是秦国的附庸之国,夷吾此举则赢得秦国之支持,这是夷吾成功归国的重要力量。 夷吾与重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遵从礼乐制度上,在国内动乱发生之时,朝臣希望迎接重耳归国,重耳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说自己没有在君父死后守护在都城中为君父服丧,承认自己不尊重传统礼节,暂时不适合继承君主之位,夷吾的举动则要显得迫不及待的多。

夷吾得知自己能够归国继位之时,就派遣使臣前往秦国,承诺要将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以此换取秦国的大军帮助自己回到晋国。既然有朝中重臣的迎立,夷吾还要选择如此丧权辱国的决策,来为自己夺取君位赢得更多筹码,这本身就说明夷吾的急不可待。夷吾是否真的是贤明之主,从这里已经初露端倪,夷吾在情绪上的自我失控明显反映出其政治上的不成熟,更反映出夷吾对权力的觊觎之心。

这个时候的晋国朝臣,可能尚且没有看出夷吾的绝对真面目。即便是当年偏向于重耳的重臣里克和邳郑,也在某种程度上默认了夷吾的君主之位。当然夷吾在回归都城之前,还曾经向里克开过一张空头支票,就是在自己成为国君而后,要给里克分封土地。如此看来,夷吾虽不是成熟的政治家,但在辅臣之帮助下所推行的政治手腕还是较为厉害的。

《重耳传》剧照中关于夷吾的说法是“内清外浊可称惠,纵横捭阖君位夺,出尔反尔食言肥,天怒人怨败成囚。”这可是对晋惠公夷吾的人生之路的总结。夷吾在回归都城成为晋惠公而后,对秦穆公的承诺和对里克的承诺都成为梦幻泡影,夷吾对君子之言根本没有原则性的遵守,在位置坐稳以后夷吾便派遣使臣邳郑前往秦国,说明晋国新君继位就割让土地不利于君主稳定国政,直接拒绝割让土地。

这是赤裸裸的打耳光,自然秦穆公对此非常生气,对晋惠公的好感也就荡然无存。而在国内,里克作为弑杀前国君、荡平骊姬派系、扶立晋惠公夷吾的最大功臣,既没有得到晋惠公夷吾的承诺即得到应有的封地,更没有得到应得的升官发财,反而是遭到夷吾的嫉恨,认为其当年偏向于重耳的可能性,便将其权力进行剥离,甚至赐其死亡,这就是在国外和国内都干出了失信之事。

那个到秦国的臣子邳郑可能对晋惠公的做法也多有否定之意,闻听里克为晋惠公夷吾赐死,也便预估到自己的命运,索性在秦国怂恿秦穆公帮助自己重新选择晋国国君,即是迎接重耳归国。但是邳郑错估了晋惠公夷吾的随臣吕省、郤称、郤芮,认为可以通过贿赂的方式改变这三个人的派系,想要得到这三个人的支持来换立国君。邳郑刚刚回到晋国,就被三臣所杀。

邳郑的儿子邳豹得知噩耗,只身逃往秦国,希望借助秦国力量为父亲报仇。但是这个时候可能秦穆公认为时机未到,拒绝了邳豹的建议。秦穆公可能是希望借此看看晋国人的反应,看看晋惠公夷吾初登君位后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究竟会不会给晋国带来大的动乱。晋惠公夷吾的三把火显然烧错了地方,其所得罪的,一边是帮助自己的秦国,一边则是扶持自己的晋国功臣,这样的举措在任何人看起来,都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晋惠公夷吾在晋国的种种举措,显然在当时的诸侯列国中引起争论。周襄王派遣重臣召公到晋国来面见晋惠公夷吾,可能本身就是要想知道晋国的政治战略到底将如何发展。显而易见的是,当了国君的夷吾已经不是当年流亡的公子,对待周天子的使臣也没有任何尊敬之意,显得傲慢无礼,甚至可能对周天子也出言不逊,这就引起召公之不满,史书中说,“ 惠公礼倨,召公讥之。”

晋惠公夷吾显然对这种我最大的感觉很舒服,此后更是变本加厉,认为晋国唯我独尊,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当年晋国发生灾荒,秦国派遣大量船只运载粮食以赈济晋国灾民,这种做法是所谓的以德报怨,显然在当时为秦国赢得了好的国际名声,这是秦穆公对晋作战的外交胜利。按理来说,秦晋之间既然已经有着如此友好睦邻关系,晋惠公夷吾应该彻底改变对秦之外交政策,就是与秦国结为紧密的外交同盟。可是次年而后,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求助之时,晋惠公却发动大军,乘人之危的攻打秦国。

这件事情的影响力非常严重,在西方的秦穆公可能意识到时机到了,晋惠公夷吾外有忧患,内无强援,天子震怒,这显然已经说明晋惠公夷吾已经失去人心,攻打晋国的最好时候到了,便是发动大军攻打晋国。这场战争打的很是蹊跷,双方在韩原作战,晋惠公与臣子庆郑产生口舌之争,导致庆郑不愿发兵救助晋惠公,导致其为秦国所俘虏,幸得晋惠公的姐姐穆姬是秦穆公的夫人,晋惠公才得以安然无恙的回到晋国,而当年不愿割让给秦国的河西之地在这场战争而后,还是被秦国所占有。晋惠公可谓是自食其果,身为国君为敌国所俘虏签订城下之盟,是为最大耻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汉朝,刘邦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三国,法正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三国,刘备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唐朝,秦琼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康熙,容妃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黄锡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三国,赵云,魏延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明朝,朱元璋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楚怀王,春秋战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夷吾是什么样的人?一个纨绔的公族子弟的背信弃义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