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有多少子嗣?为何只有三人参与了夺位战?

唐高祖李渊有多少子嗣?为何只有三人参与了夺位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朝是一个高度开放、包容的国家,不仅出现贞观之治,还有开元盛世,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为少见的。李渊从起兵到建立唐朝,最后一统天下,一路是颇为顺利。很多人能共患难,却不能有福同当,晋阳起兵时,李渊父子齐心协力,将创建大一统国家作为奋斗目标。可唐朝建立的时候,每个人便有各自的利益,谁是未来的天子,无疑是李世民兄弟最先考虑的问题。为此,他们三兄弟相爱相杀,只为争夺最高的权力。而李渊有子嗣二十二人,为何参与皇位争夺的只有三人呢?

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争斗

李渊、李建成

唐朝建立之初,李渊论功行赏时,就已经分封诸子了,太子之位是早已确定,长子李建成是毫无疑问的太子人选。而皇位的争夺,实际上只是李建成与李世民二人的争夺,齐王李元吉只是后来的参与者。太子之位已经尘埃落定,还会引起兄弟争夺的原因就是太子李建成的不安心。在建立唐朝的时候,李世民的功劳远远大于李建成,就是权力也略压李建成一筹,身边又有徐茂公、尉迟恭等人辅助,从哪方面看,李建成似乎都没有安心的理由。

李建成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李世明功高劳苦,心里很是不服气,经常埋怨李渊为何将太子之位给李建成,只是表面不说罢了。从实力上来看,李世民完全有能力与李建成进行争夺,为了万无一失、高枕无忧,李建成必须除掉李世民这个潜在的隐患。至于李元吉,他完全是外来者,甚至有点小心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不定哪天两败俱伤的时候,太子之位就属于自己。李元吉选择帮助李建成,只是因为与李建成的关系好。

李世民

小编觉得,李建成太过缜密,反而引起了一场祸乱,俗话说“小心行得万年船”,但太过小心,就会物极必反。李建成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又有些多虑,唐高祖李渊根本没有废太子之心,更有没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的心。在这一点上,李渊表现得十分坚定,反倒是身居太子之位的李建成有些犹豫不决。

只有三人是嫡子

李渊虽然子嗣众多,但很多都不是嫡子,是嫡子的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玄霸。李玄霸在征战四方时,就已经阵亡,而且李玄霸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可能是不像其他三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而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皇位传承一直采取的都是“嫡长子制”,从出身上来看,李建成做太子合情合理。“立嫡不立长”,这也说明不是嫡子出身,几乎是丧失了皇位继承的机会,所以就算其它皇子参与皇位争夺,那无疑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再说,李渊其它诸子的年龄都比较小,最大的也不超过十岁。不论是出身、地位,还是权势、年龄,其它诸子都没有能力去争夺皇位,更不愿争夺皇位。

结语

李建成

小编认为李渊子嗣虽多,但能继承大统的也就三人,嫡长子李建成和功劳极高的李世民。二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能互相残杀,李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没有处理好嫡子之间的关系,更没有合理的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反而是火上浇油,一场皇位之争,似乎已经成了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汉朝,刘邦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三国,法正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三国,刘备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唐朝,秦琼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康熙,容妃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黄锡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三国,赵云,魏延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明朝,朱元璋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楚怀王,春秋战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唐高祖李渊有多少子嗣?为何只有三人参与了夺位战?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