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和隋文帝何以被称为“仁德之君”?仁德之君的故事!

汉文帝和隋文帝何以被称为“仁德之君”?仁德之君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到底有多少位皇帝?有人做过一番统计,495位!在这495位皇帝中,有明君、暴君和昏君之分,比如秦始皇,有很多人偏向他是暴君,也有人说他是明君,当然每个人读史体验不一样,衡量标准不一样,判断结果也就不一样了。除了以上三种类型的皇帝,还有一种类型,叫仁君,这一类君主的特点是体恤民间疾苦,怜爱万千百姓,往往通过一些措施去解决百姓面对的苦难,百姓由此认为他们宽仁厚德,于是天下归仁焉!今天这篇文章中有两位主人公,西汉文帝刘恒和隋朝文帝杨坚,看一看他们有哪些值得被称为仁德之君的历史事迹?

刘恒是刘邦第四个儿子,他的妈妈名叫薄姬,惠帝刘盈是他的异母哥哥。西元前196年,汉高祖将陈豨叛乱镇压之后,就封刘恒为代王,于是刘恒就和母亲一起去了晋阳即今天的太原,刘恒性格宽容温和,在朝野都保持着一副低调姿态,这样便消除了政敌对他的顾虑。刘邦死后,吕后专掌朝权,重用吕氏家族成员,掌握朝廷军政大权。西元前180年,吕后终于死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把吕氏一族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这就是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的仁德,主要表现在公元前167年废肉刑一事上。他在位前后十三年,有个人叫淳于意,犯了罪,按照当时的法律应该处以肉刑,淳于公没有儿子,膝下只有五个女儿,在抓捕他的时候,淳于意对他的女儿们抱怨道:生孩子不生儿子,遇到事情了才知道无益。不过这人有个小女儿名字叫缇萦,看到父亲被判刑,非常伤心,就跟随父亲一起去了长安,给汉文帝递上一封书,书中大概意思是:我的父亲身为吏员,当地人都说他是一个清廉公正的人,现在犯了罪要被处以肉刑,我知道一旦施以肉刑,就一定会死,到那时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我愿意把自己变成奴婢,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重新做人。汉文帝看了这封书后,对她的一片孝心感动不已, 同时想到自己在制定刑法时没有考虑周全,不禁责怪起自己来,于是发布了一道诏令: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 ,吾甚自愧。于是汉文帝决意废肉刑, 从而为浓郁的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添上浓重的一笔仁德之色。

无独有偶。隋文帝杨坚也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的力倡节俭、宽恤黎民、严律官吏的仁德君主。西元581年, 隋文帝登基,立即对南北朝以来的各种刑法进行了全面修订,以“以轻代重,化死为生”作为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颁布《开皇律》, 废除了前代枭首、车裂、鞭刑等残酷刑罚,非谋逆罪不使用灭族之刑。同时实行严官政策,对于各级官吏犯罪,往往小错重罚,甚至可以不严格按照成文法律,在朝堂之上都可以直接行刑。但对于一般老百姓犯罪,又往往体现宽恕的原则。隋文帝认为:官吏们负责治理国家,吃国家俸禄,按理就应该知法守法,所以一旦有官员渎职甚至犯罪,必须对之严惩不贷。而平民百姓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辛苦劳动,生存都很苦难,更别提知礼习法,懂法的老百姓不多,所以一般犯罪可以从宽处理。在这种严官宽民的刑事政策思想指导下,隋文帝奖励良吏,严惩奸吏, 常派人监督大小官吏们的为政行径,发现罪错便加以严惩不贷。有时还会秘密派人给官吏行送贿赂,一旦官吏受贿,立即处以死刑。

对于两位皇帝的行为,应该分为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刘恒和杨坚都为老百姓的艰难考虑,体恤他们的难处,反思自己的为政,及时调整和改正错误和不当之处,这是好的一面,值得在今天提倡;第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刘恒能够听取报告,对法律条文进行改正,还算不错,但是杨坚严官宽民的原则是不妥的,甚至是根本性的错误,官民应该是平等的,应该在法律上享有同等地位,当然,这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来说的,隋朝自然不会有这些意识。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存在官民在法律上区别对待的现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汉朝,刘邦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和刘备关系最密切不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三国,法正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刘备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白帝城托孤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阴谋论”?

三国,刘备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怎么排名的?秦琼为何排名垫底?

唐朝,秦琼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容妃作为康熙最宠的妃子 最后为何会被安排去刷马桶呢

康熙,容妃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太监黄锡仗着皇帝为所欲为 他为何会怕一个叫陈音的书生呢

明朝,黄锡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三国,赵云,魏延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第一单挑王,曾多次营救曹操

典韦,三国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同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大谋士 为何他会独宠李善长呢

明朝,朱元璋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被张仪耍的团团转的楚怀王,为什么会差点让秦国消失?

楚怀王,春秋战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汉文帝和隋文帝何以被称为“仁德之君”?仁德之君的故事!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