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薮》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诗薮》是评论历代诗歌的诗话著作,明胡应麟著。通行本有清末广雅书局刊本,附刻于《少室山房笔丛》后,但非足本,缺外编宋、元两卷和续编两卷。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年间胡氏少室山房原刊本为最早,惜为残本,仅内编古体3卷,外编周汉、六朝、唐上3卷。南京图书馆藏日本贞享三年丙寅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刊明本较全。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此本并校补广雅书局刊本标点排印出版。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用胡氏原刊本和朝鲜旧刊本校补,出版了新1版。

胡应麟 (1551-1602),字元瑞,又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万历年间中举,久试进士不第,遂筑室山中,以读书著述为业。胡氏广涉书史,学识渊博,著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及 《诗薮》。

《诗薮》共20卷,约20万言。全书共分4编,其中内编6卷,以体为序,分论自杂言至绝句的古近体诗;外编6卷,以时代为序,分论自周至元各代诗;杂编6卷,“遗逸”、“闰余”各占3卷,为内外二编补遗;续编2卷,论及明洪武至嘉靖年间诗作。

《诗薮》大要秉承王世贞兄弟 《艺苑卮言》和 《艺圃撷余》论诗主旨,提倡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其论诗主张要为两方面:

一、尚格而主变。《内编》卷1言: “上下千年,虽气运推移,文质迭尚,而异曲同工,咸臻厥美。……《风》《雅》之规,典则居要; 《离骚》之致,深永为宗;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歌行之畅,必由才气;近体之攻,务先法律;绝句之构,独主风神:此结撰之殊途也。”又说: “四言变而 《离骚》,《离骚》变而五言,五言变而七言,七言变而律诗,律诗变而绝句,诗之体以代变也。《三百篇》降而 《骚》,《骚》降而汉,汉降而魏,魏降而六朝,六朝降而三唐,诗之格以代降也。”这是胡应麟论诗的主旨。他一方面认为古代诗歌体以代变,另一方面又指出格以代降。“体以代变”,意为时代不同,诗体亦因此而变。内编6卷,分体论诗,系统地阐述了古代诗歌各体源流,品评各体代表诗作,注重对艺术特征和创作规律的探讨。“格以代降”指从《诗经》到唐诗,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诗格,而诗格随着时代的推进却每况愈下。既然“格以代降”,诗歌创作的振兴繁盛,出路即在复古。

二、尚法而重悟。《内编》卷5说: “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故作者但求体正格高,声雄调鬯,积习之久,矜持尽化,形迹俱融,兴象风神,自尔超迈。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朗,然后花月宛然。讵容昏鉴浊流,求睹二者?故法所当先,而悟不容强也。”所论主旨在倡格调而兼神韵,认为诗歌创作应力求达到 “法”与“悟”的统一。所谓“法”亦即 “体格声调”;“悟”则为 “兴象风神”即 “神韵”。胡氏发挥严羽 《沧浪诗话》镜花水月之喻,将其建立在格调说的基础上,既不赞成只求 “悟”而弃 “法”,也不同意拟则前人,而是将二者巧为调合,既强调诗歌必须骨肉、气韵、意象、声色俱存,而不应该像宋人那样,“学杜得其骨,不得其肉;得其气,不得其韵;得其意,不得其象,至声与色并亡之矣。”( 《内编》卷4)只有 “筋骨立于中,肌肉荣于外,色泽神韵充溢其间”,方能达到 “诗之美善备” ( 《外编》卷5) 之境界。胡氏以格调兼神韵作为诗歌批评的标准,标举汉魏盛唐,于李、杜更是赞颂备至,称 “唐人才超一代者,李也;体兼一代者,杜也。李如星悬日揭,照耀太虚;杜若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内编》卷4)。

《诗薮》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各体诗的源流,注重对各种诗体艺术特征和创作规律的探讨,在对诗人及作品的评论中多有精辟见解; 主张尚格和主变的统一、尚法和重悟的统一,并在明代诗歌论坛上首次倡导以神韵论诗,力求于复古之基础上有所创造。这在文学批评史上有较为重要的贡献。此外,在搜集、记述历代诗人、诗作及诗论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对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亦有较大的资料价值。但是应该看到,其将格调与神韵巧为调和,毕竟未能完全脱尽“前后七子”复古论调的窠臼,主变又万变不离复古之宗。郭绍虞认为: “明人复古,却正以复古为变。这在复古运动上找到崭新的理论,又是他(胡应麟)的巧为调和之一。一般反对复古论者都以‘变’为中心,而他却于变的理论上建立他的复古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袭人看到宝玉在黛玉屋里梳洗是什么态度?为何要生气?

袭人看到宝玉在黛玉屋里梳洗是什么态度?为何要生气?

袭人,清朝

纳了6个妾的贾代善没有一个男嗣,这是为何?

纳了6个妾的贾代善没有一个男嗣,这是为何?

贾代善,清朝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辞行时,为何没感谢给她一百零银两的王夫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辞行时,为何没感谢给她一百零银两的王夫人?

刘姥姥,清朝

《艺概》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艺概》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清朝,刘熙载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清朝,王国维

水浒传中最不受待见的三个梁山好汉分别是谁?他们是什么结局

水浒传中最不受待见的三个梁山好汉分别是谁?他们是什么结局

段景住,宋朝

《历代刑法志》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代刑法志》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世界,丘汉平

红楼梦中贾母情商高、有情趣都是装出来的?真相是什么

红楼梦中贾母情商高、有情趣都是装出来的?真相是什么

贾母,清朝

尤二姐和王熙凤有何区别?为何会那么脆弱?

尤二姐和王熙凤有何区别?为何会那么脆弱?

尤二姐,清朝

《柳毅传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柳毅传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元朝,尚仲贤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诗薮》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