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守寡后的生活怎么样?她是如何选择的

大家好,说起李纨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李纨是薄命司里金陵十二钗中的一员,少年时父亲古板,青年时丈夫早逝,老年时儿子出事,幸福的时光非常短暂。而这既是环境的原因,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书中李纨一出场就是寡妇,虽然和别人相比,她并境况尚可,但是寡妇的身份,让女子原本就不多的自由,变得更少。她能做的,也只了。

被迫守节

李纨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长大后嫁给了让王夫人一万个满意的贾珠,又生下了儿子贾兰,她的生活,这是她可谓是人生赢家。

然而,贾珠早逝,这样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子,从此只能活在灰色的世界里。在姊妹们都花枝招展,王熙凤打扮的恍若神仙妃子管家展才,她却只能做一个形容枯槁的未亡人,被迫过着无欲无求的生活,这一切,并非她自愿,正如她住的稻香村,“系人力穿凿”,也暗示了这一点。

六十五回,借小厮兴儿之口,说出了李纨守寡后的日常:

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他的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

在李纨的丈夫贾珠健在的时候,当家的奶奶应该是她。李纨并不是没有治家的才能,也不是沉默寡言之人,但是封建礼教让她不得不做一个对外界不闻不问的人。而现在,她只能做一个旁观者,看着别人风生水起,过着她从前的生活。人生最痛苦的不是未曾拥有,而是拥有后再次失去。

四十回中,贾母请刘姥姥逛大观园,有一节写到李纨:

李氏站在大观楼下往上看,令人上去开了缀锦阁,一张一张往下抬。小厮老婆子丫头一齐动手,抬了二十多张下来。李纨道:“好生着,别慌慌张张鬼赶来似的,仔细碰了牙子。”又回头向刘姥姥笑道:“姥姥,你也上去瞧瞧。”刘姥姥听说,巴不得一声儿,便拉了板儿登梯上去。进里面,只见乌压压的堆着些围屏,桌椅,大小花灯之类,虽不大认得,只见五彩炫耀,各有奇妙。念了几声佛,便下来了。然后锁上门,一齐才下来。李纨道:“恐怕老太太高兴,越性把舡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了下来预备着。”

这一节中,可以管中窥豹:虽说只是让搬高几,但是李纨既能照顾到刘姥姥想长见识的好奇心,又能想到安排下船,预备贾母等人游玩,这种管理家务的能力,即使不如凤姐,日常也是够用的。如今却只能在别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偶尔展露一下。

李纨也不像惜春,是个天生冷僻的人。探春要起诗社,李纨迈进门槛就说自荐为掌坛,开始主动张罗,后来又安排人选,又订立规矩,非常热心,只怕当日在闺中,也是一个爱玩爱热闹的女孩子。

都说在大观园住的这两三年,是那些年轻女孩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于李纨又何尝不是呢!在这里她们作诗、游园,赏雪、作画,等等等等,李纨作为长嫂,照管她们,也能散散心。

贾府后来覆灭,大观园也不复存在,李纨人生中仅剩的一点色彩,也被抹掉了。

吝啬守财

在那个时代,女子再有能力,也不能迈出家门一步去成就一番事业。薛家败落,宝钗再有能力,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哥哥把家糟践的不像样子;贾府入不敷出,探春也只能在大观园里做一下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能像男人一样闯出一番事业来。

如此说来,李纨没有了丈夫,自然也没有了依靠,没有了收入来源,这样的日子,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所以,她就格外看重钱财。而她唯一的收入,就是贾府给她的月钱和分红,这样的日子,不能靠挣,就只能靠省了。

但是她的吝啬,连王熙凤都忍不住挤兑了。起诗社,大家不能干巴巴地作诗,也是要有活动经费的。他们一起闹凤姐。凤姐就当着大家的面算了一笔账:

凤姐儿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枯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随后凤姐出资五十两,自然是公款。然而在下一次诗社聚会的时候,李纨是怎么操作的呢?

指着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五个不算外,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分子送了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

五十两银子的事,仿佛没有发生过。

在贾家被抄的时候,贾兰都十几岁了。每年攒四五百两银子,加上自己还有嫁妆,近万两的家产是有的。

然而,李纨吝啬这件事,也是无可厚非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朝贾府覆灭,如果没有积蓄傍身,恐怕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只能说,李纨的危机感让她有了一张保命符。

冷心冷血

如果说,李纨守节、吝啬,是被逼无奈,那么贾府败落以后,李纨所作所为就让人齿冷了。

在贾府形势尚好的情况下,贾母体谅她的难处,主动将她的月钱加倍,然而在贾府被抄以后,不想破财又想明哲保身的李纨,完全置身事外,不愿对贾府的人施以援手。

在第五回中,王熙凤女儿巧姐的判曲是:

【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王熙凤的手段大家都知道,在铁槛寺收了三千两银子,就把好好一对已订婚的男女折磨地双双殉情而亡,逼死尤二姐,等等一系列心狠手辣的事看着让人咋舌,但是因为她肯救济贫困的刘姥姥,也让作者对她有一丝赞许,说她“积得阴功”,才让女儿巧姐逃出生天。

李纨的判曲:

【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贾府两次被抄,李纨和贾兰都躲了过去,应该是李纨娘家帮忙操作的,毕竟李守中为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最高学府校长),人脉比较广,甚至可能是投靠了贾家的政治敌人,才躲过了一劫。

判曲中说: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鸷积儿孙。之前李纨在贾府多年,早就积攒了丰厚的家私,老来贫是不会的,那么她得做了什么缺德事,让作者说是伤了阴鸷呢?

我觉得,她是什么也没有做,并且也不允许贾兰做。

贾兰五岁就入学攻读,依照判词,应后来考取了功名,也算是没有辜负李纨的一番心血。照常理,贾兰应该是贾府的依靠和希望,然而恐怕事与愿违。

在贾府众人流离失所的时候,她跟贾芸的舅舅一样,将求救的人拒之门外,当巧姐被狠舅奸兄卖到烟花之地时,她也无动于衷,“家亡莫论亲”,恐怕就有李纨一份。

而她处心积虑地与没落的贾府划清界限,竭力保全自己母子平安、显赫,也没能持续多久。没有“阴鸷积儿孙”,贾兰应该也很快就出事了,李纨在唯一的精神支柱倒了以后,也油尽灯枯了吧。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李纨再怎么明哲保身,也难逃写好的命运。她的一生很悲剧,前半生是由那个冷酷的社会造成的,从小被培养成一个三从四德的木偶,长大后她因为丧偶,就要违心过着行将就木一般的生活,而后半生,则是她自己选择成为一个冷心冷血的人,最终落得凄凉收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袭人看到宝玉在黛玉屋里梳洗是什么态度?为何要生气?

袭人看到宝玉在黛玉屋里梳洗是什么态度?为何要生气?

袭人,清朝

纳了6个妾的贾代善没有一个男嗣,这是为何?

纳了6个妾的贾代善没有一个男嗣,这是为何?

贾代善,清朝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辞行时,为何没感谢给她一百零银两的王夫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辞行时,为何没感谢给她一百零银两的王夫人?

刘姥姥,清朝

《艺概》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艺概》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清朝,刘熙载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清朝,王国维

水浒传中最不受待见的三个梁山好汉分别是谁?他们是什么结局

水浒传中最不受待见的三个梁山好汉分别是谁?他们是什么结局

段景住,宋朝

《历代刑法志》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代刑法志》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世界,丘汉平

红楼梦中贾母情商高、有情趣都是装出来的?真相是什么

红楼梦中贾母情商高、有情趣都是装出来的?真相是什么

贾母,清朝

尤二姐和王熙凤有何区别?为何会那么脆弱?

尤二姐和王熙凤有何区别?为何会那么脆弱?

尤二姐,清朝

《柳毅传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柳毅传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元朝,尚仲贤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李纨守寡后的生活怎么样?她是如何选择的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